蘋果聲色:<br>看戲的悲劇 - 甄詠蓓

蘋果聲色:
看戲的悲劇 - 甄詠蓓

老實說,我最怕看無綫的師奶劇集,但為要了解行情,間中也要忍耐收看。不過,那千篇一律的劇情,甚麼家族爭產、警匪鬥法、處境喜劇,萬變不離其宗,越看越無趣。不過,讓我竊笑的倒是那些所謂寫實劇,語言對白從來不寫實,「畫公仔畫出腸」就最怕你不明,所以個個和盤托出把心底話硬邦邦的說出來。我常笑說,若然人人都像師奶劇集中的人物般坦白直接,現實中甚麼家庭糾紛、人際問題早就煙消雲散了。
不錯,我很尖酸刻薄,對於甚麼是「戲」這回事,我從來都挑剔,特別當那些青筋暴現,哭崩長城的演技登場時,我就如坐針氈,立即轉台。 我之所以難受,是因為我見識過甚麼是古希臘悲劇(Greek Tragedy),對一些陳腔濫調的悲情,總是忍受不了。
首先我要強調,古希臘悲劇之所以偉大,其中就是它不在賣弄悲情。雖然劇情之悽慘程度毫不遜色:像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King Oedipus),他在不知情下與生母亂倫,當發現枕邊人竟是自己母親,便刺盲雙目來懲罰自己;又如歐里庇得斯(Euripides)筆下的美狄亞(Medea),因被丈夫拋棄而殺死親生骨肉來報仇;所以若論煽情悲慟,二千多年前的希臘悲劇絕不下於今天的電視劇集;可是,這些經典要告訴觀眾的,卻不只是悲情和不幸,而是戲中人物能夠在宿命的愚弄下,仍然頑強地對抗的高尚情操。不錯,「情操」在希臘悲劇裏尤其重要,戲的目的不只是要觀眾熱淚盈眶,而是令觀者感受到悲劇人物的尊嚴,達到了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說到的清瀉作用(Catharsis),引起觀眾的憐憫和恐懼,最後能把這些情感淨化,洗滌心靈,看戲就帶有一種如同宗教性的安慰和鼓舞作用。
或許,我說得太遠了,當回到我們的看戲文化裏,觀眾被師奶劇情的奶水餵養成人,大眾色迷迷地把眼球放在徐子珊在《雷霆掃毒》中如何被輪姦時;或是楊怡、劉松仁在《名媛望族》 重口味的咬舌戲時,我倒認為自己看戲看得過份認真, 畢竟電視劇只是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一個話題;至於甚麼心靈層次的淨化,根本就是多餘,因為師奶劇集從不在於增長觀眾智慧,或提升大眾欣賞水平,它只是在提供娛樂和感官刺激裏打滾。不過,說到底,娛樂也可以分層次、分高低,作為觀眾的我只希望少一點畫公仔畫出腸,少一些聲嘶力竭的濫情罷了。
所以,我還是贊成政府盡快審批其他免費電視牌照,雖然當下不知道王維基的城市電視節目水準如何;但我只知道,若TVB一台獨大地繼續下去,這絕對是香港觀眾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