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山東威高(1066)以外,近年於本港上市的內地醫療設備工具股份,包括微創醫療(853)及創生控股(325),作風同樣低調,管理層鮮有面向傳媒。
另外,對於股民來說,產品於日常生活上亦幾乎完全接觸不到,投資者難以了解行業發展。
創生曾急挫 資訊不足
上述股份當中,創生年初至今股價上升接近1.5倍,但股價曾於5月及8月均出現3個交易日勁插兩成的洗倉式跌勢,雖然之後往往重拾升勢然後破頂,但走勢難捉摸,持貨風險偏高。
投資者對於此股可獲得的資訊不足,很容易於震倉途中任由大戶宰割。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投資者不宜持有一些透明度較低、市盈率高的股份,醫藥股亦最好觀察業績過後才買入,比較之下,中國生物製藥(1177)近期業績交到貨,便是較值得持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