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致中毒性休克的猩紅熱轉趨活躍。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一名就讀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的10歲男童,懷疑感染猩紅熱後併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他自本月15日發燒,3日後皮膚出現砂紙樣紅疹的猩紅熱症狀,現於伊利沙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嚴重。
事主近日無外遊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男童本身健康狀況良好,他自本月15日出現病徵,並於本月18日入住大埔那打素醫院,入院後情況轉壞,昨日被轉送往伊院兒童深切治療部。院方已為男童抽取咽喉採樣樣本和血液樣本作化驗,暫時未知是否由甲型鏈球菌引致。
男童就讀位於上水彩園邨的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該校並無猩紅熱爆發。防護中心調查顯示,男童最近並無外遊,他的家居接觸者亦無病徵。
猩紅熱由甲型鏈球菌引致,上周中心才公佈一名7歲男童,感染甲型鏈球菌後三日內死亡,但中心調查後指男童並非染上猩紅熱,感染原因仍在調查。
猩紅熱患者通常為2至8歲的兒童,症狀為發燒、咽喉痛及出疹。皮疹會在軀幹或頸部出現,繼而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及腹股溝,部份患者可能出現休克、心臟病及腎病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