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無退讓空間 - 羅柏斯

言論自由,無退讓空間 - 羅柏斯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明言中央政策組是一個推動輿論的架構,政府日後在推動施政的過程不能繼續保持中立的態度,有必要直接參與輿論戰,而不能「捱打」,更明言要加強監察網上輿論,不能縱容反對聲音妨礙政府施政。邵的這番話正好反映特區政府甚至中央再次向反對聲音擺出強硬姿態,可是如果政府施政都是以民為本,真正的考慮到社會整體需要而推行計劃,豈會有這麼多強而有力的反對聲音的出現?
筆者先以反國教事件為例,學民思潮等群體不只是聚集群眾光喊口號,而是具備充足理據發表反對聲音。但同時又有一班名為「愛護香港力量」的群體表示支持國教,可是他們的理據如何就不願置評了。但難道就是辯明道理而政府立場仍然處於劣勢,於是就認為阻礙有效施政?說到有效操縱輿論,○九年高鐵計劃申請撥款可算是政府勝仗,不但取得撥款,更有效將示威者標籤為阻礙香港社會發展;同時掩蓋了反對群體提出對高鐵工程的多個危機風險,但俗諺「醜婦終須見家翁」,荃灣、牛潭尾、大角嘴等多處建築物陸續出現問題。
即使政府成功操控輿論又如何?施政計劃充滿問題,甚至是不公義的事實也無法改變,假若大角嘴的樓宇真的發生不幸事件,政府不是要花多百倍甚至千倍的資源去處理嗎?為何當初不認真客觀看待反對者的意見?
從反國教事件以至中港矛盾而來的群眾動員事件中可以看到,親政府以至親中共陣營的參與輿論的手法離不開聲大夾惡等近乎暴力手段,甚至透過金錢利誘作動員的聲音甚囂塵上。多次傳媒訪問參與者都對示威集會目的為何完全毫無頭緒,足見一切對支持政府的示威集會的指控絕非子虛烏有。難道所謂參與輿論戰就是繼續以這種手段進行?這豈非要重演六七暴動嗎?
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港人也接受了道理越辯越明的社會秩序。更是香港特區與中共政權直接管治範圍的最大差異。邵善波之說就是要把香港與大陸看齊,但這無異於徹底破壞香港的國際上的優勢,迫使香港依賴中共。面對這個傀儡政權,我們得清楚表明,言論自由沒有退讓空間,請邵善波甚至背後勢力死心。要是特區政府真的打算連道理也不講,是否意味要迫使市民全面走上街頭出現更大的社會動員,才懂收手?

羅柏斯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