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周日訪問東南亞三國時,表示有信心可解決現時財政問題;另外,屬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博納(John Boehner)及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均指,上周五的財政懸崖會議「具建設性」。市場期望能安然度過財政懸崖,推動歐美股市上揚,道指開市後更曾升137點。
美股開市後15分鐘(本港昨晚10時45分),道指升110點,報12698點;納指升36點,報2889點;標普500指數升16點,報1376點。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只是節流不足以應付財政懸崖問題,強調必須增加富人稅收。美滙指數在上周升至兩個半月高位後回落,周一最低曾見80.98,跌0.34%。另由於以色列表示可能擴大對加沙的攻擊,紐約期油上漲至近兩周高位,最高曾見每桶88.39美元,升近2%。歐股尾段,英、法、德股分別升1.5%至1.9%。
企業紛減資本開支
而《華爾街日報》根據美國證監會及電話會議中發現,該國40大上市企業當中,有一半宣佈在今年或明年削減資本開支。而企業投資到器材及軟件的資金,在今年第三季停滯不前,是自09年初以來首次,收縮速度更是自衰退以來最快,該項數據被視為企業投資情緒的重要指標。
企業高層均表示,因財政懸崖問題及需求放緩,令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紛紛拖慢發展大型項目的步伐甚至是延遲開始項目以保護利潤。
白宮則透露,總統奧巴馬在剛過去的周末,分別致電「股神」畢菲特、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及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等,推銷其解決財政赤字的方法,冀獲得商界支持。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國會兩黨就有關財政懸崖的戰線,一直都圍繞在增加富人稅項上面,但有指為了擴闊政府稅收,就連企業稅務優惠都可能成為討論焦點之一。若結束該項稅務優惠,可在未來10年令政府收入增加逾1500億美元,但同時更加窒礙企業投資信心。
現時石油公司可享的稅務寬減一旦取消,政府收入將增加280億美元;而在美國會計準則當中,有一項稱為「後進先出」(last in first out)的為庫存計價的方法,如果除消該準則,政府每年更可節省770億美元。
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宣佈,服務該公司40年的行政總裁Paul Otellini明年5月退休,該公司會在內部及外部尋求適合的接任人;英特爾在公佈消息前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