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安局與香港五毛黨 - 夏炎玉

網絡公安局與香港五毛黨 - 夏炎玉

曾聲稱普通話應取締廣東話,有「左王」之稱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於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中策組是政府的工具,要監察網上言論,打輿論戰、抗衡反政府的意見云云。訪問一播出,立即在網上引起強烈反彈,網民罵聲四起。難怪,從來只有民眾監察政府,政府施政,需要聆聽民意,順應民情而行,哪有政府反過來監察民眾言論之理?邵將事情本末倒置,預示了政府即將全力反撲。邵所謂的監察,說穿了其實是「監視」和「審查」。
其實一直挨打的並非政府,而是巿民。由反洗腦國教開始,反對東北割地、反自駕遊、反龍尾建灘,政府從沒正視真正的民意,強推政策。後來一連串高官爆出涉嫌瀆職的醜聞,處理態度更是厚顏戀棧。邵口中的挨打,只是政府因缺道德,失民心,理屈辭窮而被民眾猛烈抨擊而已。此外,他提到的輿論戰,在大陸,一早有名為「網絡評論員」的政府打手,於網絡上如水銀瀉地般,專職反駁批評政府的意見,並不斷發表歌頌政府的言論。由於其計薪方法為一帖五毫,所以被謔稱為「五毛黨」。然而五毛黨的文章內容質素差劣,觀點單調重複,行文累贅粗野,與糞青毫無二致。很多網民一眼就分辨出來。而五毛收錢做事,厚顏無恥,人見人憎,臭名遠播。誠然近年香港民意烽煙四起,邵堅決將五毛黨引進香港,全因撲滅反對聲音本來就是吞併香港的計劃一部份,但由於政府已經黔驢技窮,惟有出此下策。
無獨有偶,早前警務處處長曾偉雄說要在年底成立「網絡安全中心」,而Google發表的資訊報告顯示,香港政府於二○一二年首半年間,曾向Google索取用戶資料約二百次,反映警方的「網絡安全中心」雖聲稱是防範黑客攻擊和網絡犯罪,實質卻是實施言論管制的「網絡公安局」。很快,香港網民的言論便會被網絡公安盡收眼底,一切異見人士皆被鎖定,無間斷地監視。待二十三條立法後,更可以像大陸一樣,隨意上門以「煽動叛亂」、「顛覆國家」等罪名,拘捕發表反對政府意見的網民,藉此恐嚇大眾,造成寒蟬效應。再以海量的五毛攻勢,淹沒反對聲音,製造虛假民意與和諧氣氛,為政府的缺德的強硬施政開路。
不過邵的如意算盤恐怕難以打響,香港的網民一向愛好自由,抗拒任何打擊言論自由的舉措,為保衞自由權利,定會有所行動。官民戰火最終由現實蔓延到虛擬世界,一場鬥輿論,比技術,由鍵盤戰士對抗網管五毛,決定未來網絡是自由或專制的大戰,將會一觸即發。

夏炎玉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