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曾經此苦 港引入微創新法 <br>植入生物支架半月板重生

林書豪曾經此苦 港引入微創新法 
植入生物支架半月板重生

【本報訊】踢波及打籃球等運動容易令膝蓋半月板受傷,NBA球星林書豪今年也曾因半月板撕裂接受手術。半月板一旦嚴重撕裂,傳統手術是切除壞死部份,但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本港有骨科醫生從歐洲引入嶄新「半月板再生微創手術」,將生物支架植入半月板缺損位置,有助組織重生,令半月板變完整,改善腳部活動能力。
記者:梁麗兒

參與本港首宗半月板再生微創手術的骨科專科醫生陳維傑指,半月板為纖維軟骨,在膝關節有內側半月板及外側半月板,用作穩定關節、減少磨擦及避震。通常在運動時易令半月板受傷,如膝蓋突然旋轉式蹲跪,會增加半月板壓力致撕裂。
半月板受傷十分常見,若受傷輕微,可以手術修補半月板。若情況嚴重,要切除損壞部位,以減輕痛楚,但缺點是失去半月板的保護,可增加退化性關節炎風險,病人最終或要置換人工關節。另一名有參與手術的骨科專科醫生江志聰表示,臨床治療顯示,約66%半月板受傷個案要進行修補手術,其餘則要切除半月板;修補手術每周有一至兩宗。

適合缺損30至60%病者

江志聰表示,歐洲專家於08年成功研發半月板人工製生物支架,物料由海綿狀的「脂肪族聚氨酯」組成。植入缺損位置後,支架於五年內與原有半月板融合及完全分解,並刺激半月板組織自行增生,物料對人體無害,已獲歐盟認可,適合半月板缺損介乎30%至60%的病人使用,支架價錢約兩萬港元。
累積已為歐洲1,500名病人進行半月板再生微創手術、比利時根特大學附設醫院骨科及矯形創傷部主管Verdonk教授表示,病人植入支架後,五年內半月板組織可重生,改善腳部功能;暫時只有一名病人於手術後出現感染,另有兩名病人因植入物「擺錯位」,未能完全填滿缺損部位,要再做第二次手術。
他表示,一項有52名病人參與的研究,病人平均30.8歲,男性較多,半月板撕裂長度平均為47.1毫米,約88%過往曾接受半月板修補手術。病人接受新手術後,評估顯示膝痛及膝關節功能獲改善;有病人手術後一年接受檢查,證實半月板已出現再生組織。

NBA球星林書豪(左)上季因半月板撕裂要接受手術。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