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嘉除了伴侶,謢士,基本上一人面對產前懷胎十月,中間更自懷孕保持秘密的初期兩個月至六個月間從西澳洲飛來香港三次探望病重外祖母至床前送別(莫說鬼妹不孝心),一應事項獨立自持,柏斯那像她老家倫敦,朋友親人都齊全一呼百應。
這段決定性獨立時間,我們特別覺她似她母親:童年怕事,害羞,依賴父姐,也沒辦法,她母親雖然特別痛惜,無奈在她四歲時發病,抗病四年,及至幼女才八歲便告離世,她姐娜塔沙長她才一歲,即時成熟照顧妹妹(每次想起,或相聚提起她以半鹹不淡廣東話喊:妹妹,你做乜嘢啊……?笑出眼淚。)父女三人相依為命,那情景才真正感觸什麼叫「相依為命」。隨歲月成熟,那份成熟穩重才漸次出色,某些時刻相比她唸書成績一流的姐更曉得安排妥當,感覺更似姐姐。
做好一應產前準備,一力承擔,要求眾人在孩子出生後起碼3個月才探望,好讓新當父母的兩人習慣不求人持家之道。
她爸明年二月,她姐及我明年四月都安排在嬰兒硬硬淨淨的時候南飛探望。
十月底Evie Kwai Nevin Dickson出生,此前一週,多倫多的小表哥剛剛呱呱落地,才問候過,她出生時的照片便自iPhone送到……數星期後,從北京搖電話到倫敦原念姐夫初當祖父心情,卻傳來娜塔沙在電話另外一邊的飲泣。
嚇了一跳,也想問一句:做咩嘢啊,妹妹?
記掛妹妹,怕她遠遠離家產後除丈夫外孤獨一人,決定趁學期中休息週的方便,飛到澳洲探望。那行程相當轉接,臨急臨忙,機位已無,須自倫敦飛香港,轉悉尼,再轉柏斯,30小時,更只能得待四天,便須急急轉身回程。
事後宣佈,妹妹產後初期的憂鬱已漸淡化,小小外甥女帶來無比溫馨,姊妹二人每天就抱着人兒說短道長,30小時去程,20小時回程,在所不計!
再搖電話到倫敦,新任外祖父已經急不及待至明年二月,已收拾好行李,準備經新加坡飛柏斯探望女兒及孫女去了。
世代轉移,我們都擔心人情轉薄,親情不再。事實變的是時代,情若真,依然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