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阿牛搞民間電台「非法廣播」時,滿城風雨,社會討論紛紛。有趣的是,政府大力打壓,甚至連出席民間電台的嘉賓、立法會議員都被控告非法廣播,偏偏同行卻視之等閒,有些電台主持都是「非法廣播」的常客。
也就是說,電台中人,沒有視民間電台為「敵國」,沒有望除之而後快。
那時到學校出席講座,被問及「民間電台」或其他網台的興起,我都是同一答案:慚愧,非常慚愧。要不是我們這些「傳統」媒體做得糟糕,做得不靠譜,民間也不會冒起新電台。我決非講風涼話,我的確視這些民間電台或網台的出現,是對傳統媒體的不滿。
我曾經很仔細聽某些網台的內容,再和自己做的節目相比,心下告訴自己,我是如何的幸運,可以在錄音室做節目;人家卻要偷偷摸摸,擔驚受怕,我再不努力,也太對不住人家了。
電台甚至討論過,應否某個時段,開放公眾參與節目製作。我們從未害怕過、反對過有更多競爭者,更遑論像亞視般,公開搞活動反對有更多免費電視牌照。
其身不正才會怕人,如果亞視真有「四六比」的過百萬人收看,又怕甚麼「劣幣驅逐良幣」?
有指政府其實不是反對增發免費牌照,只是反對發牌予某些人,特別有講法指,其人其家族,影響力已經是隻手遮天,如果還批准有免費電視牌,豈非讓該集團進一步壟斷香港?
若是如此,則其他投資者豈非陪死?更重要的是,政府不是應該在接受申請的時候便拒絕或加以考慮嗎?現在半天吊,無人知道等甚麼。
傳說中,政府遲遲不肯批准發牌,是擔心新電視台會對政府造成輿論壓力,所以政府吊高嚟賣,換取新電視台「繳械投降」,保證不會「針鋒相對」,只會「講清講楚」。若是如此,多了電視台,卻又少了一分監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