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交易】
昔日銀行「炒房」以傳統外滙交易業務為核心,不像現時有利率工具及衍生交易平分春色。市場人士指出,外滙業全盛時期,客盤及外滙孖展量多而頻繁,銀行自身坐盤亦活躍,故滙商需要追蹤滙市秒秒變化,直至紐約市收市後(本港約4時),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
所謂銀行外滙夜枱交易,是指通宵市,因不同時區關係,本港交易員在亞洲市收市後,繼續在倫敦及紐約等外圍市參與買賣。
夜市交易轉星倫處理
夜枱交易隊伍,一般規模約三、四人,普遍分兩隊值班,較多人的一班,從晚上六、七時起「踩」至翌日清晨三、四點,收工後到源興夜宵,裹腹兼「吹水」。另一班多數只預留一人,晚上11時至翌日六、七時,下班後由負責亞洲早市的同事接力,中間饑腸碌碌時,便叫送外賣「填肚」或輪流外出,中場小休。
不過,隨着市場變化及銀行區域化分工,踏入21世紀,銀行已陸續結束或刪減本港外滙夜枱,有夜市交易需要時,可能集中新加坡處理,或客戶直接「call去」倫敦、紐約部門進行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