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一望,原來又活了七年。陳國文七年前從手術中蘇醒過來,在深切治療部看到太太由護士推進來,滿眶熱淚不禁缺堤而下。那是幸福的眼淚,他獲太太捐肝重生,返回人生起跑線。
感激太太捐肝續命
經歷生死,風雨同路,陳國文與太太將於月底一起參加短跑比賽,繼續為燦爛人生衝刺。
陳國文今年七歲,不是騙人,也不是甚麼年齡秘密;因為他是肝臟移植康復者,康復者都以接受器官移植後重生的日子,計算自己的年齡。他不諱言:「基本上走咗㗎嘞。」但如今還是活着,要多得太太救命之恩。
陳國文過去患上肝硬化將近末期,太太捐出自己三分二肝臟,移植到他身上。對於太太義無反顧為他付出,並承受手術帶來的身體創傷,陳國文滿心感激,不能言喻,甚至有點慚愧,「假如情況相反,要我捐肝畀太太,我都要諗一晚,但佢(太太)二話不說就決定捐肝!」施比受更有福,陳太說得豁達:「都唔使考慮,我覺得最緊要幫佢(丈夫),其實周邊嘅嘢都冇諗過。」
死過翻生,原本是運動健將的陳國文,更加積極做運動,「有太太就有我嘅重生」,他又說:「我每次運動,都會諗起身上有太太畀我嘅肝。」現時,他仍能以13秒跑畢100米。
自2007年起,陳國文每年都代表香港,到內地和海外參加器官移植人士運動會,至今已取得六面獎牌,包括一面4×100米接力金牌和三面100米短跑銀牌。同類型的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比賽,陳國文最渴望不是奪標,而是能夠與上屆認識的朋友重聚,因為這表示大家又多活了兩年,「我希望可以不停參加比賽,令生命得以延續」。
月底同出戰短跑賽
陳國文一直希望與太太一起參賽,本港於本月底首辦移植器官人士運動會,他得償所願。兩夫婦出戰「雙人面接」的120米短跑,先由陳太向前跑60米,陳國文接力後,完成餘下60米賽程,跑回起點。
二人一來一回,寓意捐贈者為受贈者延續生命,互相勉勵扶持,共同迎向新生。他希望社會大眾知道,「接受器官捐贈嘅康復者唔單止可以重生,仲可以好似正常人一樣做運動,希望更多人支持器官捐贈」。
港辦首屆移植運動會
第一屆香港器官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將於本月24日至25日在青衣運動場舉行,屆時有近600名來自本港、內地和澳門的器官移植人士、家屬、捐贈者和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分別參加田徑、羽毛球、乒乓球和法式滾球等項目,藉此鼓勵受贈者多做運動,以及宣傳支持器官捐贈的訊息。
根據醫管局資料,截止今年6月底,共有209宗器官或組織捐贈,但仍有2,466人等候接受器官移植。
衞生署於2008年11月啟動「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 讓有意捐贈器官的人士,能夠在網上更方便和有效地登記,令更多等待的病人受惠。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央名冊的登記人數已超過10.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