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帶波、鏟籃、入樽!原本在觀塘一中文中學就讀的蔡再懃,一流的球技不但將波射入籃,也令他得以躋身名校拔萃男書院,只一年時間,由男拔後備隊員躍升至隊長,但過程並不容易,全靠發揮比賽時的鬥心。男拔每年都會在運動場上揀選健兒,送上獎學金,邀請運動能力極佳的學生入讀。
記者:倪清江
居於藍田公屋的蔡再懃(Kartik)小四時開始愛上打籃球,升中時也只是當一般運動,直至中三時知道原來名校會取錄運動健將,於是發奮打波,在公開比賽開始有人認識。
籃球隊長一場取36分
再懃的教練向男拔籃球隊和壁球隊負責老師兼收生部副統籌劉宇麟老師,推薦他轉到男拔。劉Sir明查暗訪,一邊測試他的球技,一邊專程觀看他比賽,決定羅致他。
去年再懃踏入男拔,插班重讀中四,主要是力谷英文,程度比原本的中中深,連番打擊,令他想走回頭,「以前成績名列前茅,轉到過來變成最尾幾名。」,而且「以前打正選,但呢度未必有出場時間,個個隊員都好出色」。
男拔對運動出色學生有特別栽培,老師和同學一同幫他,信心慢慢重建,今年升上中五,成績也有進步,更獲擢升為隊長,打得分後衞位置。他稱,在一場比賽中個人可獲20多分,更曾在公開賽獨取36分,佔總分四成。
壁球好手寄望雪前恥
另一位獲劉Sir羅致的中六楊皓偉(Simon),小四開始打壁球,五年前透過教練收到劉Sir給他的入學報名表,放棄觀塘英中學位,改入男拔。他先後獲得學界男子壁球甲組冠軍和香港青少年冠軍。去年學界隊際賽男拔與喇沙書院打成二比二平手,他負責最後一局,因壓力太大敗北。頹喪一段時間後很快恢復信心,早前在個人賽打敗當天的同一對手,寄望明年雪恥。
發掘二人的「伯樂」劉Sir當年現場觀看蔡再懃比賽,「佢好有拼勁,心理狀態好好,身體質素好強」;楊皓偉「技術中上,鬥心相當好,係可造之材」。他在揀選時,會留意在比賽時是否有鬥心,身體質素也是考慮重點。男拔每年頒授獎學金予有運動潛質的學生,人數約100人,入選者除要有一技之長,成績也要達男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