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升中後,功課要求的水平一下子升提了不少,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中文閱讀報告。以往一本多圖少字的童書,或是做個書籤、或是畫張海報,便成了一份孩子愛做、母親輕鬆的作業。但升中後就是小大人,書的種類也要過渡至成人世界,老師還要求書的厚度至少要達半吋。這下可苦了,如何叫我那近乎仇視中文的女兒,把書完整看完,再交下一份只有文字、沒有圖畫的閱讀報告?
翻遍書架,找到《帶着Goldie去旅行》。小悠、小芊都是動物迷,尤其是小悠,對狗兒更有一份鍾情,一見面總是不能自已,狗也不怕她,可能是她身上真有股愛動物的氣息。Goldie是上書局總編輯鄺穎萱(Carmen)的愛犬,書是寫她帶着Goldie四處旅行的遊歷。我兩個女兒與Goldie是一起成長的,不時跟着牠往山頂跑、去大坳門追「大鳥」(風箏)、到石澳享受日光浴、在赤柱逐家逐戶找可以帶狗入內的餐廳吃午飯。
「這本書好啊,每頁都有很多相片。」小悠最高興是看到字不多,但據作者表示,其實全書達五萬字,相片密集的編排讓讀者有錯覺而已。「你看,Goldie小時候的樣子多cute!」最難得是她看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把數百字的功課完成了。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一個人若不能仁慈的對待動物,必不會對人類仁慈。所以我樂於見到女兒們與動物親近。事實上,小悠、小芊每年的生日願望,除了世界和平,就是希望可以養狗;成績有進步,希望可以得到一隻小狗作獎勵;比賽拿了獎,問她倆想如何慶祝?養狗吧!
「那你還不快快領養一隻?」Carmen總是帶着責備的語氣詰問我。她本人從小與狗結緣,初小開始家裏已有一頭大花貓和兩頭老虎狗。小孩養狗,她說好處多不勝數,包括可培育愛心和責任感,提高自理、社交、表達能力等,「最重要是狗狗的一生能讓孩子了解到生老病死的過程,加強對生命循環的認識,香港教育最缺乏的正正就是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她早前收養的Ducky婆婆(一隻被遺棄的波士頓梗,小悠、小芊的另一個玩伴)已去世,Goldie也快十三歲了,相等於人類的九十一歲,近日已開始顯得老態龍鍾,連走路都吃力。
Carmen是第一個讓我真正了解何謂善待動物的人。她傾注在Goldie身上的愛,絕對令人感動。譬如去燒烤,Goldie不能吃經醬汁醃製的濃味食物,Carmen會額外買幾塊較我們吃的更貴價的牛扒給牠。譬如玩遊戲,Goldie愛玩拋樹枝,一支短幹樹枝咬住了便死命不放,連口水也流出來了,Carmen看得心痛,但只會以哄孩子的語調不斷在牠耳邊呢喃:「Goldie係唔係good boy呀?咬得太耐會口乾的,用塊麪包和你交換好不好?」她差不多把所有的公餘時間都預留給Goldie,每個星期六、日一定是家庭樂,她的孩子就是Goldie。相對於她的丈夫,Goldie的地位明顯高一級。
正正因為Carmen讓我了解到,狗兒是獨立的生命載體,並不是禮物或寵物,養狗等於家中多添一個孩子,所以更要三思而後行。身體力行的照顧以外,還要考慮女兒們的敏感症。Goldie是金毛尋回犬,甩毛情況嚴重。雖然相交多年,小悠也只有一兩次身上出現屬敏感反應的紅點,小芊也不見得即時哮喘病發,但偶爾作伴與日夕相對,始終是兩回事。
Carmen企圖以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說服我,說要防止哮喘病發,更要從小開始養狗。該院醫學教授Dale Umetsu的研究指出,一般小孩、尤其在七歲前免疫系統正在發育,與帶有細菌的狗隻相處,免疫系統反而會強化,長大後患哮喘的機率只有一般人的十分之一。類似理據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一項刊登在兒科醫學雜誌的研究,同樣發現一歲前家中沒有養狗的潛在過敏兒童(父母有敏感問題),比較起有養狗的,出現濕疹的風險高四倍,反映幼兒養狗或可減低過敏情況。
不過據我所知,上列兩項研究都是針對一出生便養狗的孩子,對於我家兩個正逐漸步入少年階段、免疫系統早已成形的大孩子,是否會產生同樣效果是成疑的;Dale Umetsu也指出,對於早已患上哮喘或濕疹的較年長兒童,若本身對貓狗敏感,餵養寵物似乎只會令情況更壞。
「Poodle(貴婦狗)是沒有問題的,我在網上看過很多資料,都說Poodle是不會引致敏感的。」小悠偷看了我的文章,苦着臉來爭辯。我知道,拉布拉多與美國白宮第一犬、葡萄牙水獵犬「Bo」也被指是不易引發敏感症的犬種,不過,也有科學研究發現,所謂的不敏感品種其實並不存在。
孩子們,對不起,正因為養狗不是兒戲事,不能今日養了明天放棄。多給我一點時間吧,我會努力早日把你們的病治好,但你們也要明白,家裏一旦真的多了一個新成員,你們要像兄弟姊妹般去愛護牠,就像Carmen姨姨愛錫Goldie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