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全球金融市場在短暫提振後大挫,原因是美國面臨財政懸崖的憂慮未解;民主、共和兩黨能否就削赤問題作出妥協,或提出短期的權宜之計以拖延或減少財政懸崖的即時影響,將左右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
若美國削赤談判破裂,明年初將墜崖,減稅措施結束和全面削減政府開支帶來的緊縮效應,相當於明年美國GDP超過4% ,足以令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進而影響已步履蹣跚的全球經濟。
美國料維持放水
奧巴馬雖打破慣例,在失業率高企下連任總統,但參議院與眾議院繼續分別由民主黨與共和黨控制,國會仍然分裂,兩黨勢將就財政懸崖的議題展開冗長激烈的爭論,要在年底前達成全盤的削赤共識機會極低。
但由於跌入財政懸崖的後果太嚴重,估計兩黨在政治壓力下會達成某程度的妥協,例如延長大部份布殊時期的減稅措施、削減可自由支配的開支等,減輕削減開支對經濟造成的緊縮效應至相當於GDP的1.8% 。
不過,以加稅、削減開支來收緊財政紀律勢所難免,將令經濟復蘇步伐更艱難。面對如此困局,相信奧巴馬的第二任期內,聯儲局會繼續實施量化寬鬆(QE)、超低息政策,爭取時間讓經濟自行療傷,直至失業率能大幅下跌至6%至7%以下。現時接替伯南克的下任儲局主席熱門人選耶倫,也是QE政策的支持者。
雖然QE的威力一次不如一次,但超低息環境對金融市場仍是好消息,因為市場資金持續氾濫,有利資產價格,特別是對黃金及債券等資產類別。不過,由於美國要繼續大印銀紙,美元兌除歐元以外的其他貨幣將可能貶值,而銀行的淨息差會繼續因低息環境而受壓。
我們維持在未來一至三個月,股市回報率將繼續跑輸現金及債券的看法,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緩慢、企業下調盈利預測以及歐債危機繼續困擾市場,這些因素並沒有因美國總統大選結束而改變。
過去50年,美國總統大選舉行後的一年,股市回報率遠低於平均水平,這可能與新總統往往利用當選後第一年,趁民望仍高企時趕緊實施財政緊縮政策有關。
Luca Paolini
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