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不按課本授課的老師 - 李德誠

開心見誠:不按課本授課的老師 - 李德誠

早前朋友提到她的女兒,覺得某一科的老師授課時沒有按課本範圍授課,這觸發了我與她一番的討論,也讓我想起中學時九龍華仁書院的兩位老師。
首先要聲明我大部份的中學老師都是循規蹈矩的按課本授課,事實上也因為他們用心教導,我才能在公開試考取好成績,進入醫學院,所以我今天的成就全憑老師的悉心教導。
不過,令我最難忘的老師,偏偏是那些不跟規則不跟課程、天馬行空,教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的老師,他們授課不單為了幫同學在考試取得優越的成績,更將自己的所學和眼界傳授給同學。
中六教生物的是趙喜皎老師,我記得開學後,他花了個多月時間向我們解釋電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當時同學開始不耐煩,覺得這不在課程內,回想起來,我相信趙老師很清楚我們這群「高材生」其實有足夠能力自學應付考試,於是他反而將時間花在一些他日在醫學院才教的東西,以後我們進入醫學院時便更得心應手。但趙Sir並不空談,考試前夕他準備的實驗題目,其實很大部份也「貼中」,因此,當年有很多同學能成功入讀醫學院,也是拜趙Sir所賜。
當然,對大部份九華畢業生,有幸被江之鈞老師教過英文的話,一定畢生難忘。江Sir上英文堂從來沒有教科書,他只會拿着手帕和一支粉筆,可能準備了的一、兩頁功課,但被江Sir教過的同學,大部份都同意,在一年內學到的英文,比多年加起的還要多。當年我們上英文課,每人只須一本黑色拍子簿,然後把江Sir教的生字、成語和常見的錯誤密密麻麻地記下來,他的英文高逸、優雅,不落俗套,經他教過的學生,恭賀生日時不會單說「Happy Birthday」,很多時會加上「Many happy returns of the day」。這樣漂亮的英文,又怎可能從教科書上學到呢!
想起老師,又令我感慨香港過去幾年的教改,如果我這些老師還未退休的話,相信現在會收到不少家長的投訴信;其實我們送子女去學校,目的是甚麼?我們需要按課本授課的老師外,是否需要一些能啟發學生想像力,令學生有更大的理想,令學生學會在課本以外的知識和教養的老師呢?

精神科專科醫生 李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