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休遊1:深屈 秋收喺果道

周日休遊1:深屈 秋收喺果道

普魯斯特說過:「當久遠的往事不在時……唯獨氣味和滋味像靈魂般常留下來……」

那一年幾次到深屈村,喝着楊桃汁,聽着深屈村村民,訴說着夏天漫山荔枝樹飄香的情景,聽得出神。出神歸出神,大抵因為沒喝過,沒轉化成味道的記憶,一直錯過百聞還未一見的好風光。這季節復憶起楊桃滋味,再次行走在東澳古道上,道上幾條村子(沙螺灣、䃟石灣、深石村、深屈村)都是靠山面海,海產豐富,路旁盡是果樹,楊桃正合時,又見農夫新寵兒洛神花,大樹菠蘿則拖着夏天的尾巴來個臨別秋波。

兩個半小時的路平緩卻不好走,吃水果吃撐了!

作者:邵超

攝影:伍慶泉、譚盈傑、潘志恆、邵超

古道風景話楊桃

東澳古道連接東涌至大澳多條村落,由於交通不便,村落大多保留以前的模樣。台灣作家劉克襄就曾稱讚此古道「很少地鐵站一出來即有古道可以踏青」,我卻慶幸古道上還有世世代代生於斯的人家。
深屈村正好在古道半途上,只能步行前往。這次為吃而來,犯懶,在東涌乘街渡取道沙螺灣至深屈村,可節省90分鐘步程。深屈村由吳氏族人在百多年前建立,早年居於茜草灣,六十年代大水掩至才遷至現址,人口稀少,村裏曾有大量農田,村民後改營果園為生,盛產荔枝及黃皮,亦有部份居民以捕蟹為生。如今面積最廣的李鳳園和榮生農場都荒廢了,遊人仍可吃到三數戶人家自家種的時令水果。
秋果的主角是楊桃、大蕉、木瓜等嶺南傳統果品,嶺南佳果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蘿並列四大名果,在深屈常見。一直好奇誰還在吃楊桃,中秋節過後,楊桃驟變過氣水果,卻明明是風華正茂,待字閨中的小姐,一下子頓變棄婦。其實楊桃是根正苗紅的秋季生果,清甜多汁,含糖量在各水果中居首位,內含蔗糖、果糖、葡萄糖及各種成份。在本地引入馬來西亞楊桃的元朗健果桃園,老闆曾說過楊桃不易種,特別吸引果蠅,比怪獸家長更難服侍。

果園的水源自昂深石澗,由昂坪流入深屈灣,山澗清泉,種出來的蔬果特別甜。

早上才展露笑顏的洛神花,一到中午便合起花瓣。

多少個大果園,俱往矣,向村民尋吃去。

古道講古
沙螺灣村400年樹王

沙螺灣村是近賞飛機升降的熱點,遠遠還看到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心忖為了香港的發展,優美的海灘和寧靜的村子,我們還可以失去幾多!村子因無士多,常被人忽略,其實果園茂密,荔枝、枇杷、黃皮最多,次為龍眼、大蕉,也有楊桃、桃子和蘋婆等,村口有一呈傘狀的大血桐,村後則有全港最大樟樹,高20米,五人合抱才能圍攏5米直徑的樹幹。

滄海遺豬

昔日的古道數村,隱在深山無人識,搵食艱難。深石村仍見遍山荔枝樹,但大多果園已荒廢,村民曾於六十年代養豬,豬舍遺址規模頗大,後因村民年紀漸大及成本問題而結束。

深石村小國王

古道上村子雖小,但廟宇名氣頗大,沙螺灣有乾隆時期的把港古廟,深石村就有一座規模不大,卻很骨子的三山國王廟,單層式磚石建築,面積長約3.6米,闊僅3米,每次路過都會拜一拜祈求平安。

土地的N個化名

社稷大王其實是土地的別稱,又稱伯公、后土等,社稷一名和守護農業有關。見到土地,便知是地理的分界,見此土地即知深屈村不遠了。石砌的社稷大王神壇的規模很小,卻因壇頂的繪花而顯得別樹一格。

最溫暖凍滾水

當古道還是泥路一條,行走困難,有心人在此設茶水檔,免費贈水予遊人解渴,這位有心婆婆已仙遊,唯有凉亭做證。

越野飛車

漫步於古道上,不少單車愛好者聯群結隊從東涌而來,鮮艷的單車服對比四周草綠,眼睛像吃了冰淇淋。道上有不少暗斜與明斜,臨到達深屈村前的大斜路,是一大挑戰。

東澳古道小旅行

路線:沙螺灣村>䃟石村>深石村>深屈村>大澳
需時:2.5小時

前往方法:於東涌發展碼頭乘街渡即達,星期一至六 $18、星期日及公眾假期$30

查詢:富裕小輪 2994 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