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FII基金未受熱捧

RQFII基金未受熱捧

【表現一般】
有20間中資機構今年3至4月一窩蜂推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基金」,掀起話題熱。但逾20隻RQFII基金,單從過去半年表現而言,僅有6隻零售基金的回報率超過3%,最高亦僅4.24%,暫仍未有足夠的支持,暖化年初延續至今的散戶「冷感」。

最差錄逾2%虧損

所謂RQFII基金,是基金公司透過取得內地批准的投資額度,投資於內地債券巿場的人民幣債券基金。這批逾20隻RQFII零售基金,一般規定最少有80%要投資內地債市,最多20%投放於股市,同質性高,而管理年費普遍超過1%。綜合這些基金最近6個月的表現參差,僅三成基金回報有3%以上,五成介乎2至3%,跑得最差的華安匯聚中國債券基金,甚至虧損2.19%。
相比之下,多隻投資離岸人債的人民幣債券基金,半年回報大部份均達3%以上,最差亦有2.94%,最好的中國平安精選人民幣債券基金甚至有4.92%,勝過上述所有RQFII基金。

雖然離岸人民幣債券規模難以媲美現時總值有20萬億元人民幣的內地整體債券巿場,而目前內地債券年回報平均有5%,單以流通量較高的財政部五年期國債為3.2%,已較離岸同年期國債2.75%高出0.45個百分點。不過暫時可見,並未對實際基金收益顯現較大區別。

留意持債有否評級

近期再有基金公司如宏利資產管理推出新一批人民幣債券基金,對於有意入場的投資者,卓域資產管理執行董事譚紹興提醒,要留意十大持債是否為有評級的債券,如大量為政府及銀行債券等當然安全;但若當中夾雜不同等級或質素參差的債券,風險可能大增,尤其當心近期出現過由垃圾評級的歐洲機構發行「掛羊頭賣狗肉」的點心債。
另外,要關注基金所持債券的平均到期日,內地息口趨勢向下,平均到期的年期較長,有利債價上升,但風險相對增多。購買基金最好挑選在行內有信譽及有往迹可尋的基金公司,惟散戶未必認識內地基金公司,而其一般基金管理經驗亦不足,故可考慮選擇與有經驗的外資公司合作的中外合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