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BSD(買家印花稅)辣招一出,樓市冰封。據報有部份內地買家於香港市場搵盤,最近亦錄得零星繳付新稅的一二手樓成交。但有業界認為,內地客態度極審慎,起碼要等到過年後,樓市才會有轉機。記者:葉淑貞
「行家一時一樣,呢頭話樓市氣氛差,過兩日就話氣氛好,邊有變得咁快㗎?」在港島東打躉的地膽代理許先生不斷吐苦水,「家又話內地客重臨,其實就算有,都不過係個別例子,前幾年四叔個盤(天匯)夠話天價啦,結果咪越查越多嘢!」
許先生談到BSD就光火,「有個內地客傾緊一個盤,業主開660萬,買家還價620至630萬左右,家仲拉鋸緊,我梗係落晒嘴頭啦,但係內地客對香港樓市其實好熟,會睇香港報紙,所以不停話要睇定啲,家仲未決定。政府間唔中就打一棍,越打越大力,唔知幾時又再出招,買家邊敢入市吖?」他說這名準買家來自廣州,但堅拒透露物業名稱,以免流失已經買少見少的客仔。
「除咗內地客,連本地人都唔願買樓。有個香港人早排想買健威花園,但買唔成,近日有個差不多質素、預算的放盤,以為實做得成,點知轉頭又話要諗諗。所以呢,政府出招,第一個就係打死我(小型代理行)!」他說:「今次出招咁狠,樓價又跌唔落,消化的時間肯定比以前更長,我相信會靜到過年。」
僅少數大款唔介意
經常中港兩邊走的廣州人阿東,曾經替「阿公」在香港買樓,「家樓價咁貴,還要交十幾巴仙的稅,短期內肯定唔會再買。內地投資者都係睇利潤,無利可圖還買來做甚麼?」他在廣州持有好幾個收租物業,還有個單位專放私人珍藏,「老竇教落都係買樓穩陣,這個想法,全世界中國人都一樣,尤其銀紙是虛擬的,廣州市已經升到頂,好多人跑到南沙買。不過家限購兩套房,我想買多套南沙都冇辦法。」
阿東說,只有極富裕、金錢已經變成「符號」的人,例如山西煤礦老闆,趕住「洗錢」或移民,才不介意多交稅,「最受影響是有自住需要的雙非父母吧,焗住畀。」
專做內地客生意的梁先生認為,要白付15%稅款,多少會影響入市意欲,不過始終一切源於習慣,到大家習慣預留這一筆,有置業需要的用家也會接受交稅。他相信新稅可大幅減少購入後丟空的可能,「丟空的都是投資者,他們精打細算,要白白多交15%現金就未必肯,而且擔心政府會拿他們的空置單位開刀,所以短期內必會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