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的怪酒 - 李碧華

酸酸的怪酒 - 李碧華

小時候見過一大瓶「老鼠仔酒」──不喚「老鼠酒」因為浸泡的並非灰黑色成長老鼠,而是剛出生未受過凡塵洗禮,粉紅色十分嬌嫩的B B們,眼睛還未開,以一個無辜又純真的姿態在酒中共聚,一搖晃,屍體上下浮動,楚楚可憐。此酒好補身,是婆婆媽媽珍品。我是個好奇的頑童,偷偷喝過一口,酸酸的,有股怪味。
我想,但凡以骨、肉、血來浸酒,酒精令之不腐爛,但阻止不了內部變化和發酵,釋放某些物質或氣體,「酸化」了。中國人的三蛇酒,虎骨木瓜酒、蛤蚧酒、鹿茸鹿尾羓酒、蜈蚣酒、蠍子酒、黑蟻酒……蛇蟲鼠蟻各有療補之效,但酸味少不了。
南韓人治骨折的古方「糞酒」,釀製師把人糞先高溫烘焗半小時,以免惡臭受不了。燒酒中再加入中藥和貓骨,放入地窖發酵三、四個月便成。
更惡心的是加拿大一間酒吧的「腳趾酒」。1973軍人史提文森在一罐醃酸青瓜中發現一隻嚴重受創的人腳趾,觸發靈感以此炮製"Sourtoe"(「酸腳趾」雞尾酒)。原裝浸到發黑的腳趾被客人誤吞後,小鎮中不斷有人樂捐活人或死人腳趾給他,把核突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