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間銀行的稅貸宣傳,其預先批核的貸款額差不多是我的年薪。一般來說,信用卡的信貸額會較少,是以月薪為參考點,但稅貸的貸款額會較多,因為風險較低,原因是要借稅貸的人,交稅的金額一定不少,即是薪金較高,因此風險較低。
除了貸款額外,那封信還顯示了每月的還款額,以利息除以貸款額來計算,那利率(或利息開支比率)是10.4%,一點也不低,比起很多銀行的稅貸利息高很多,我相信是由於貸款額較大的緣故,因為普通的稅貸難以借到年薪的金額。
然而,為甚麼要貸款呢?如果是用來交稅的話,即是稅款要多付了,因為貸款是需要付利息。
此外,貸款的額度與時期也是考慮的因素。稅貸的最低消費通常是一年,因此有最少的利息支出。要是交稅有問題,也只是一個月的事情而已,未必要借一年或以上。當事人可以考慮利率較高, 但時期較短的循環貸款,整體的利息支出可能會較低。
貸款額毋須借到盡
同時,銀行給予你很大的貸款額,但不一定代表你要借到盡。因為借貸越多,利息支出越多。當借貸是用於不是用來增值的東西,例如旅遊、裝修及消費等等,當事人只是買貴了東西。
那銀行是我的出糧銀行,它應該有用上數據來分析我的現金流。由於我的存款是放在它那裏,即是我貸款予這銀行,收取低息。如果我向它貸款,即要向它付高息。我在那銀行的存款多於其給予我預先批核的貸款額,因此交稅不是問題。除非我真的想加大我的投資額,否則不會用上此貸款。就算是借,也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我真的不明白它們當中的設計及想法。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