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墨紋身的女孩

BIG SPENDER:墨紋身的女孩

【ARTIST】

10月初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的亞洲當代藝術展,展出的作品全都來自亞洲各地最炙手可熱的新進藝術家,年僅28歲的陳文敏(Jodic Chan)是當中的一分子,她的參展作品是中國書法混合山水潑墨,不過這些詩情畫意她不寫在畫紙中,卻以紋身的方式刻畫於皮膚上。昔日家人阻止她以紋身師為職業,今日卻以這個年輕藝術家為榮。

記者:黃子配 攝影:程志遠

剛參與過亞洲當代藝術展的80後女紋身師Jodic,紋的不是傳統的左青龍右白虎,而是完全依照個人思想情感去設計圖案,偏好帶中國風的書法混合潑墨風格,組成如水墨畫般的紋身圖案,愛以淡淡的灰黑色彩表達,猶如一幅黑白水墨畫。樹葉盛着點點露水、蝴蝶在花上翩翩起舞,構圖都洋溢着詩情畫意。就讀傳統女名校的Jodic,中六時有感自己與大學無緣,毅然輟學投身飲食業,在咖啡室工作,三年多前辭工後到英國旅遊,在昔日同事穿針引線下,喜歡畫畫及設計的她返回香港加入了紋身行業。

西式裸女圖配上一對中式味道的寒鴉,是客人的創作,寒鴉模擬噴墨紋在身上,裸女則仿照水墨畫般畫出,中西合璧。

客人帶來的草圖只有中間黑色潑墨部份,Jodic為他加上數學方程式及圖表等圖案,更能代表其IT人的身份。

輕狂歲月一意孤行

年少輕狂時她曾找紋身師把自己構思的一個骷髏頭圖案變成紋身,原因只得一個:「想把自己的design和喜歡的事放在身上。」思想傳統的家人對此有微言,「媽媽怕我有紋身會找不到工,又怕我出街會俾人打。」父母反對她把紋身變成事業,但她還是一意孤行,甚至瞞着思想守舊、古板的爸爸去當紋身師。最初跟隨本港著名的女紋身師Joey Pang學師,中國風、書法紋身就是從她身上學得,更曾經到中上環一家藝術中心學了半年書法,為的是希望每個紋身作品都盡善盡美,更有個性,更能表達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讓人知道,紋身是一種藝術。
為了認真對待紋身這件事,初學紋身時不敢找朋友「祭旗」,所以就自己充當白老鼠,在大腿上試紋文字作練習,有如「刀仔拮大髀」,又不停在一些假皮上反覆練習,一直到滿意才敢在其他人身上下針。半年前她以自己的紋身作品拍成照片,參加中環一間畫廊舉辦的相片展,其風格獨特的作品備受賞識,所以獲邀參與亞洲當代藝術展,是展覽中唯一一個紋身師。
她不會紋傳統的圖案,也沒江湖人物光顧她,她的客人包括行政人員、專業人士,還有四成是外國遊客,他們都是被Jodic放在網上的作品照所吸引,特意在來港前預約時間紋身。

猶如水墨畫般的潑墨圖案沒有特別意思,純粹是Jodic根據自己喜好而創作。

很多外國客人特別喜歡以中文作紋身圖案,Jodic為此特意去學書法。

Jodic會根據客人的性格和思想而決定使用哪種書法字體作紋身。

堅持不紋伴侶名字

紋身就像一生的承諾,是個永不磨滅的烙印,作為一個紋身師,她有自己的堅持。「有好多人想紋另一半的名字,特別是那些年紀較輕的,我都會拒絕,因為將來的變數太大,很多時他們只是一時貪玩,到將來後悔也來不及了。」在她位於銅鑼灣的工作室裏,掛滿了大大小小不同的作品照,每個紋身背後都埋藏着客人內心深處的說話。訪問當天,現職跳舞導師的Fiona向我展示了左腰間的「舞」字紋身,坦言十分怕痛的她選擇在身體留下印記,為的是想表達自己對跳舞的熱愛,但紋身不便展露在學生面前,只好在舞衣能夠遮蓋的位置留下自己的情感。
直至半年前Jodic才戰戰兢兢拿着自己的作品集去給爸爸看,看到女兒的作品,還是沒發一言,「不過他之後竟然說將來退休後要我幫他在手臂紋身。」上月的藝術展,媽媽還親身去支持,由紋身師,到藝術家,總算得到了家人的認同。

Jodic的作品通常都不會用實色,淡淡的灰黑色更添幾分味道。

後記:

把兩側頭髮鏟青,後束一條馬尾的Jodic一身中性打扮,架着黑框眼鏡,紋了眉的她化上淡妝,其實是個眉清目秀的女孩。除頸部紋上一點點的花紋外,她的左邊手臂還紋了一個複雜的圖案,我問她那是甚麼,聲線柔和的她解釋道:「這是我自己的樣子。」在她左手手指上,也紋上了Truly、Madly、Deeply三個英文字,言簡意賅的表達着她對紋身藝術的熱誠,於她而言,紋身是最能代表自己思想的印記。

【墨舞 Torrential Ink】
收費:$1200/小時 (必須預約)
網址: http://www.torrentialink.com 電話:3485 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