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者:研身份認同基於熱誠

中大學者:研身份認同基於熱誠

【本報訊】中大學者的香港人身份認同民意調查挑動中央神經,內地官媒《環球時報》日前於評論中抨擊有關民調不科學,並語帶恐嚇叫本港學者「遠離政治」。負責民調的中大學者馬傑偉昨於報章撰文,強調研究是基於學術熱誠和理念,並非出於任何政治謀略,又直指學者若要將心思放在研究是否政治及格的問題上,香港學界將受到深入骨血的傷害。馬傑偉昨於《明報》撰寫題為《香港身分認同研究的時代意義》的逾2,000字文章,對他和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的民調,日前被《環球時報》狠批一事作出回應。

要政治及格 傷害深入骨血

馬於文中表示,他與馮應謙以平常心面對指摘,但希望透過撰文,讓公眾及內地官員了解香港學術界運作,以防進一步損害香港學術自由的環境,強調研究是基於學術熱誠及理念,而非出於任何政治謀略,至於研究產生的政治效果,是他們無法、亦不應控制的。被指研究不嚴謹,馬指其多年數據曾發表於信譽良好的學術出版社,肯定在學術上及格,但學者若要把心思放在研究是否政治及格的問題上,香港學界將受到深入骨血的傷害。至於其研究被評為「偽命題」,馬指出,本港的殖民地背景,導致內地和香港在97前後於社會體制、政治格局和普及價值觀上,出現明顯分別,所以探測港人身份認同上的微妙變化,在學術和政策上都甚有參考價值。他表明會堅持研究,不為政治批評所動,期待他日內地民主化,可讓他們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