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補地價太低被質疑官商勾結<br>起醫院變起樓驚動廉署

恒基補地價太低被質疑官商勾結
起醫院變起樓驚動廉署

【本報訊】審計報告狠批衞生署對私家醫院監管不力,由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持有的沙田仁安醫院,近半醫院地皮改建豪宅「名家匯」,至今勁賺23億元。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質疑,當年補地價金額低,是否涉及利益輸送,今午將到廉政公署投訴,要求立案調查。恒基原定昨向傳媒介紹及開放名家匯示範單位,惟事件曝光後,記者會突然取消。
記者:譚靜雯、陳沛冰、林偉聰

最新審計報告踢爆多間私院公然違反批地條款,恒基82年以6,080萬元投得一幅1.922公頃土地建醫院。但最終只使用54%面積建仁安醫院。恒基分別在1988年至2000年期間,最少七次向城規會申請將餘下的醫院地改劃為住宅用途,2000年6月獲城規會批准,恒基04年補地價逾6億元發展住宅。

由李兆基持有的沙田仁安醫院,近半醫院地皮改建豪宅「名家匯」,至今勁賺23億元。

當年蕭炯柱掌城規會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今午將到廉署北角總部正式投訴,指今次事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不明白為何恒基兆業,先獲政府批出大片土地建醫院,事後又容許更改土地用途建豪宅,且補地價金額低,廉署要調查事件是否有利益輸送及官商勾結。
翻查資料,仁安醫院地皮獲准更改土地用途,興建豪宅「名家匯」,衞生署、地政總署、城規會及行政會議都是罪魁禍首。首先衞生署監管不力,未有巡查私院,間接容許醫院違反批地條件;地政總署批准發展商修訂土地契約。城規會甚至間接協助發展商「賺大錢」,因為當年即使衞生署不支持更改住宅用途申請,城規會最終都批准醫院地皮轉住宅用地,而當年城規會主席就是規劃地政局局長蕭炯柱。
本報昨致電多名當年曾審批有關申請的城規會成員,他們指事件發生於十多年前「唔喺好記得詳細情況」,但成員指翻查資料指出,當年衞生署不支持理據為「未發展土地應預留作醫院服務的日後發展」,有前城規會成員稱,「呢嗰反對理由其實唔喺好強烈,可能嗰時有其他政府部門支持,咁成員考慮各方意見之後、又評估交通等情況就可能批准申請。」

李兆基或須出席帳委會聆訊。

名家匯曾爆發撻定潮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批評,現時城規會審批規劃申請時仍是閉門會議,發展商更可以提出無限次規劃申請,「發展商最識玩漏洞,一次唔得就再申請,家仲有好多千瘡百孔」。他建議新政府應改革城規會,令會議更開放、透明及專業。恒地開賣名家匯已逾兩年,早前因遲未獲發滿意紙,交樓前夕爆發撻定潮。項目由兩座樓高31層的分層住宅及四幢洋房組成,共157伙,現時尚餘三幢洋房及不足十伙分層戶未售,已售單位總值逾30億元。

仁安醫院地皮起樓四大罪魁禍首

【衞生署】零監管,容許私家醫院違反批地條件
【地政總署】監管不力,批准發展商修訂土地契約,更改土地用途
【城規會】同意醫院地皮改劃為住宅用途,間接幫發展商賺大錢
【行政會議】審批發展大綱圖時沒有阻撓,最後把關不力

資料來源:綜合審計報告及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