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熱錢再度湧港,金管局先後10次入巿沽港元,以維持港元滙價穩定;巿場再提出港元與美元脫鈎。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重申,無意改變現行聯繫滙率制度,又指聯滙並非推高資產價格的元兇,目前亦未有其他貨幣與港元掛鈎的更好選擇。曾俊華指出,聯滙在不同經濟周期保持本港的貨幣及金融系統穩定,符合本港長遠利益。他指熱錢流入並非由聯滙而起,並列舉區內其他貨幣於今年首三季兌美元升值2%至9%不等,可見全球過剩資金流入亞洲,並非只流入本港。至於影響本港的高樓價,他指資產價格被推高,乃由於土地及房屋供求關係與利率所致。通脹方面,他認為聯滙及人民幣升值亦非主因,元兇是全球商品價格急升,當中以食品價格尤甚,最近通脹已跟隨全球商品價格回落;鄰近經濟體系如新加坡亦受通脹困擾,去年通脹率達5.2%,與本港相若。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批評曾俊華「痴人說夢話」,漠視現時客觀環境,他不點名指連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也提議放棄聯滙,當局應考慮聯滙的負面影響。
掛鈎一籃子貨幣複雜
自由黨田北俊直言,今次少有地認同陳偉業,覺得適當時港元可與一籃子貨幣,例如美元、歐元、人民幣和日圓掛鈎,但現時歐美環境欠佳,「歐羅都唔掂」,故現時不是時候。不過曾俊華反駁有關建議「唔合理」,指目前人民幣未可自由兌換,資本賬仍未全面開放,流動性不足,未能起穩定港元的作用,與人民幣掛鈎有一定難度。至於一籃子貨幣制度複雜,亦欠缺透明度,他指歐元及日圓更較美元弱勢,沒有理由棄美元而與其他較弱貨幣掛鈎。農業銀行(1288)首席經濟師向松祚昨在港出席研討會後表示,雖然外圍量化寬鬆及企業結滙需求,導致人民幣近期升值,料升勢持續,隨着人民幣逐漸被廣泛使用,並增加流通,香港將有更多投資工具以人民幣計價,未來港元將進一步被邊緣化。他認為,從經濟及貨幣發展而言,未來港元應考慮與人民幣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