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發展基金任業界㩒住搶<br>歲月神偷 變公帑神偷

電影發展基金任業界㩒住搶
歲月神偷 變公帑神偷

【本報訊】誰是最響噹噹的公帑神偷?獲政府電影發展基金融資360萬元、前年揚威柏林影展的電影《歲月神偷》,本港票房大收逾2,000萬元,但政府最終只收回約296萬元。同樣獲基金融資的《麥兜响噹噹》,中港票房勁收逾7,000萬元,政府也只收回不足六成融資。為何會賺了票房,但蝕了公帑?審計署發現部份電影的宣傳發行費超出認可上限數倍,令淨收益大減。記者:張文傑

政府07年7月於電影發展基金注資3.2億元,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創意香港管理,至今融資26部電影,15部由商業電影初哥執導,共撥款7,441萬元,基金預計2015年中「乾塘」。最新的審計署報告指出,署方審視2012年前其中10部獲融資的電影後,發現政府融資收回率平均只得四成多,最好的是《歲月神偷》也只達82.1%,批出的公帑沒法「回本」,而《麥兜响噹噹》在本地僅200多萬元票房,但內地票房有7000多萬元,融資的收回率卻只有58.6%,約211萬元。

《歲月神偷》及《分手說愛你》兩部獲資助電影票房大收,但政府僅收回八成融資。

宣傳費超支仍獲認可

基金蝕到入肉的是由陳奕迅主演的《贖命》,政府融資300萬元,票房不足100萬元,只收回1,769元。由李燦森主演的《戰.無雙》,今年中只在港上映兩天,票房徹底仆直,只得327元,政府最終一毫子也收不到,蝕足300萬元。一般來說,電影發展基金融資佔製作費三至四成,以電影票房、賣埠費連版稅等總收益減去製作費、宣傳發行費等成本,得出的淨收益會按比例攤分予基金。審計署發現,其中三部獲融資電影申報的宣傳發行開支,均超出規定上限,但全部獲基金認可,其中一部電影比上限高3.6倍;另一部電影向基金申報宣傳發行開支為270萬元,審計署再調查後發現連同香港以外市場開支計算,總宣傳發行開支實為810萬元,按上映日期推斷,此電影正是《歲月神偷》。
此外,如要成功取得基金融資,申請人要先取得第三方融資,證明電影在商業上可行,但審計署審查15宗申請,發現其中六宗的所謂第三方融資者正是申請者本人,另外五宗亦為與申請人有關的公司,此11宗申請有10宗獲批。審計署建議當局為電影發展基金進行策略性檢討。
《歲月神偷》監製張婉婷指該基金不應純為賺錢,亦應以提升本土電影認知為目標。電影工作者總會副會長田啟文說,如電影有大卡士、預計一定賣座,不需申請基金,基金目的是協助電影業培訓新晉人才,「電影不嬲難計數,要賺錢嘅不如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