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減派被指糖衣毒藥

中一減派被指糖衣毒藥

【本報訊】中一學生人口未來三年共減少1.1萬人,教育局推出中一減派方案,每校明年中一各班減少一至兩名學生,有部份中學校長會昨日已表態支持。有弱勢學校批評,政府的方案是糖衣毒藥,大量收生不足學校逐步被「陰乾」。教育局推出每年減派一人和逐年減派2、1、1人的方案,供不同地區中學校長會協商,為求應付月初近200名校長要求實施「321」方案的反對陣營。教育局限定各區中學校長會,今日向教育局報告各區決定,當局趕在教協下周日教師集會前宣佈新的中一派位機制。

名校傾向接納111方案

收生不足的重災區大埔及東區,昨率先表明支持「211」方案,東區中學聯會主席羅世光說:「整體覺得321係比較理想去改善(收生不足)問題,令教育質素可以順應人口下降嚟改善,日後會再同政府商討。」其他收生重災區還有沙田、葵青及屯門區。有校長預計,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區、中西區中學,傾向「111」方案。中西區中學在兩年前參加自願減班計劃時,遇到區議會、不同校友會反對,擔心影響區內小學生入讀名校如英皇書院及聖若瑟英文書院等機會。九龍城區的喇沙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等每年申請人數眾多,受家長歡迎。有取錄第三組別學生的學校,批評政府的211方案是糖衣毒藥。校長指211方案看似比321方案好,但明年人口減少5,400人,以全港1,551班計算,首年每班減兩人,明年即減少3,102個學額,全港尚有2,298個學額「冇人讀」,即使弱勢學校勉強開班,家長對「蚊型學校」失去信心,不願報讀,最後被陰乾。黃大仙及荃葵青區校長堅持教育局應推行321方案;教協昨日重申教育局必須推321方案,批評政府以其他方案消弭政治壓力,無誠意解決問題,教協將繼續號召校長、老師參加周日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