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誠1997年加入《真情》,飾演拋妻棄子的李子浩,自此變成幕前奸人;十五年後的今天,乖仔無市場,香港已成妖獸都市,網民轉在網絡宣洩怨氣,自製九輯《音樂情人鄭子誠做衰嘢合集》,高登巴打接力改圖,連盧海鵬扮畢比特宣傳舞台劇都要加句:「有陰謀嘅係鄭子誠!」追本溯源,成奸之路全由一把靚聲而起。
撰文:蔡俊業
攝影:蔡家輝、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創立時裝品牌
鄭子誠本為富家子,原籍中山,曾祖父在港經營出入口貿易生意,「太公派阿爺去上海開分公司拓展業務,爸爸喺上海出世。」民國時期,廿多歲的鄭父已經擁有物業,非常有錢,豈知後來毛澤東打敗蔣介石,共產黨旗幟一揮,富貴如浮雲飄散,「原本擁有嘅嘢唔再屬於自己,咁阿爸咪走落香港囉。」在港邂逅鄭母,相愛、組織家庭及至鄭子誠於1963年出世,共產黨一直如夢魘般隱藏鄭父心,「阿爸好怕共產黨,我成日問佢怕乜,佢總係話:『你唔經歷過唔會知。』我諗家好多香港市民驚共產黨,就係驚唔知將來會發生乜事,對呢種Uncertainty充滿恐懼。」
因此,鄭父決定舉家移民,「1979年我一個人去多倫多,當先頭部隊睇睇乜情況。」他讀寄宿學校,升大學主修時裝設計及採購,「哈,點解要讀?因為當時群住班好鍾意Design嘅朋友,參與其中又同佢哋傾到偈,咪以為自己好鍾意時裝、好有創意天份囉。讀得有啲勉強㗎,畫紙樣畫極都畫唔出心目中嘅Idea,好在副修讀Merchandising,唔係都捱唔到三年畢業。」投身社會首份工作,順理成章是時裝,「同朋友成立品牌Zechin,佢負責設計,我做推廣。」專攻女裝,以多倫多為基地,經常遊走美加推廣產品,兩年後跟拍檔鬧分歧,分道揚鑣,結束品牌。接着,他往百貨公司當櫥窗設計,時間穩定留家機會多了,聽音樂就成為消磨時間的良伴。
為鍾鎮濤發瘋
鄭子誠自小在音樂薰陶下成長,父親鍾愛交響樂,沒甚共鳴,倒是鄭媽媽的口味對他胃口。
「阿媽影響我大啲,佢鍾意聽Carpenters,屋企唱盤側邊永遠有Carpenters嘅碟,我第一隻聽嘅國語歌係姚蘇蓉嘅《今天不回家》,屋企成日播,由朝聽到晚,我直頭識背。」唱盤轉走時光,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找自己愛聽的,十四歲時他遇上溫拿,「簡直係神級偶像!我用盡方法都要買溫拿唱片同《好時代雜誌》,甚至用盡方法去睇現場《溫拿狂想曲》。」少男追星,靠搭上搭,透過母親的好友的丈夫在無綫當佈景設計的胞弟搭路,終於可與妹妹往廣播道錄影廠,見到溫拿真身。「我直情癲咗咁望住阿B,嘩,點解咁型?阿妹就對住阿麟發癲,癲到完場之後,觀眾衝出去拉阿B,摸佢件衫,我都有衝出去,不過只摸到衫尾。」大概現在的年輕追星族無法理解何謂「神級」,就是又敬又畏,且永遠生效,「我老婆(劉倩怡)識阿B,有次喺赤柱撞到佢,佢哋兩個傾偈,其實阿B知我係邊個,但我竟然唔敢走埋去。我嗰個年代,見到偶像係要保持距離去欣賞,就算入行咁耐,我呢個心態一直無變。」
除了溫拿,還有陳百強,「好鍾意佢把聲,好Soft,最印象深刻係大碟《傾訴》,佢梳平頭裝,着粉紅色冷衫,好型,好官仔骨骨,有自己風格,唔會時興乜Style就抄。」當櫥窗設計的那段歲月,每看見由十多歲開始節衣縮食用一半薪水買回來的幾百張黑膠片,就想到「有血有淚」四個字,他心想:「如果有機會同更多人分享呢堆唱片就好咯。」碰巧多倫多的多元文化電台請兼職,他一見工就請,「每日只係得幾個鐘播廣東話,我就一星期做兩日,交通、天氣、新聞乜都係我,當然仲要播歌啦,就係咁慢慢收到聽眾回應,話今日播首歌好好聽,咁就好開心,亦越做越有興趣。」
開咪寫論文照稿讀
當職業添加了興趣元素,自然越做越順,一年後他與同事自資開電台,買時段再次做老闆,先後成立「安省商台」及「多倫多廣播電台」,AM、FM頻道各一,時為八十年代中期,「我哋係其中一間加拿大電台最早有香港特派記者,每日要聽電台睇報紙再寫Summary,然後用長途電話同記者錄音。去到後期,公司都有四五個DJ,包括李思捷家姐李思維,都係我請返嚟嘅。」
1989年,他決定回流擁抱香港幾百萬華人聽眾市場,惜沒有人脈,只好加入香港電台當文職,結果認識了事業上的伯樂──當時二台台長張文新,「佢覺得我英文好,搵我幫手處理日常英文信件。」剛巧新城開台,大批DJ過檔,主持《夜半一點鐘》的胡啟榮另謀高就,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樣給鄭子誠遇到,「有日新哥突然同我講:『你做開電台㗎呵?不如試試做呢個節目啦。』我緊張到暈,開咪頭兩個禮拜都錄定音,之後到真正做Live就寫定晒要講乜,唔係Point form,係成篇文。聽番真係好難聽,好似背書咁,無感情,無Rhythm。」貪新鮮是年輕人特權,沒多久他過檔亞視當甚麼對外事務部副總監,「做半年就撇,因為根本無呢方面經驗,對住班資深製作人開Chair meeting,自己無料到,好難做。」一年多後,伯樂再次召喚,因為陳海琪離開,他接替同一時段節目《今夜真情》,「做咗五日,老闆見我,話我做得唔錯,不過無乜新意,洪朝豐Propose嘅新節目《日月星辰》會頂替我一至五時段,結果我個節目得番一日。」塞翁失馬,正正因為靚聲,招徠有線電視注意,「當時有線剛開台,新知台有超多紀錄片要配音,佢哋聽到我把聲就搵我幫手,之後我又做埋節目主持,做做吓就收到《城市追擊》電話。」為十五年後高登巴打口中「完美奸人」埋下誕生伏線的,歸根究柢是自己把聲。
無陰謀只想播歌
在《城市追擊》的半年,鄭子誠至今仍難以忘懷,「本來諗住坐廠,點知要同娛記跑新聞,一個三十幾歲嘅麻甩佬,永遠係最落後嗰個。」他受不了問低級問題,「收風話夏蕙姨攞飯盒畀祥嫂食,我職責就係問佢:『乜嚟㗎?』一睇就知道係飯盒啦,『唔該打開個飯盒畀我睇睇!』其實我問唔出口,但受人二分四嘛。」意興闌珊,他知道再這樣做下去會比死更難受。又某日,他突然收到《真情》監製徐遇安電話,游說他試鏡,就這樣,香港電視史上從此多了一個經典奸人李子浩,「對住曾江、黎宣、關海山、劉丹、司棋姐演戲,全部都係資深演員,我當時太新,點記對白、點走位、點唔拖累呢班資深演員,諗番轉頭就覺得做《真情》好正。」
鄭子誠的真身,是訪問時吃百力滋、遇到笑位會響亮大笑的四十九歲阿叔,平易近人,毫無奸味。為何高登巴打會覺得他奸?指他做任何事也充滿陰謀?甚至封他做「陰謀誠」?輪廓固然是原因,他只消瞇瞇眼皺皺眉便有奸狡效果,「由細到大,屋企人、朋友都話我乖仔,我真係乖仔喎,唔係反叛青年,從來無諗過自己奸,係徐遇安第一個話我『眉宇間帶點奸意』。」或許,與他的招牌低沉聲線也有關,有聽過他順應網民要求,在上星期港台節目《Gimme 5》演繹高登潮文《豆腐火腩飯》嗎?真是感性中帶點陰謀。現時他當《音樂情人》節目主持人,主打八九十年代廣東歌和國語歌,逢周五更會重溫昔日《中文歌曲龍虎榜》十強,上月中,他開咪回應「鄭子誠現象」:「做《音樂情人》呢個節目宗旨好簡單,無陰謀㗎,淨係想播歌。」是的,香港群魔亂舞,有陰謀的都在政總、立法會和中聯辦,絕對不在這齷齪的直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