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一期審計署報告指出,浸會、聖德肋撒及荃灣港安醫院,曾向與醫院有關的機構捐款,總數高達約2.07億元,有可能違反醫院盈餘只用作改善或擴建醫院的批地條件。但衞生署一直沒有調查醫院的捐款問題。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私院賬目問題嚴重,「冇人知錢去咗邊」。政府以免地價或象徵式地價批地建醫院的條件,規定醫院日常營運所得的盈餘,須用於投資改善或擴建醫院;若向土地承批人、醫院營辦機構或與醫院有關的機構捐款,必須有理據及合理。審計署發現,最大筆捐款來自聖德肋撒醫院,該院於09年及10年向醫院的主辦機構捐出1.8億元,佔該院兩年盈餘13.5%。今年9月該院向衞生署提交的財務資料顯示,捐款用於發展護士學校及海外救助貧困等工作。
議員:賬目問題嚴重
荃灣港安醫院於09年10年,向一個與醫院擁有共同受託人的機構捐款2,280萬元,佔該院兩年盈餘12.8%。浸會醫院於09年向一間與醫院有關的公司捐款500萬元,該院指該公司屬非牟利,捐款有助提升該院的社會形象。審計署批評衞生署沒有監察醫院的捐款問題,直至今年3月才向醫院查詢。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私院賬目問題嚴重,將巨額盈餘捐予所屬教會或所謂慈善團體,但沒有在年報公佈。不少私院投資非常精明,買賣物業轉售獲利,更有數十億元的儲備,但卻經常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