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
【本報訊】私家醫院混賬一籮籮。最新一期審計署報告揭發私家醫院賬目混亂及濫用批地。六間私院違反批地條件,包括沒有提供足夠低收費病床、分租醫院地方、無故向醫院主辦機構支付3億元等;而仁安醫院更將部份用地轉售同一老闆李兆基旗下恒基兆業,建成豪宅最少套現逾30億元,只補了6.1億地價了事。審計署批評衞生署零監管。
記者:陳沛冰、嚴敏慧
最新一期審計署報告指出,六間私院違反批地條件,其中五間獲政府以免地價或象徵式地價批地而建的非牟利私家醫院,要有不少於20%病床屬低收費病床,及將利潤用於改善醫院。但五間獲上述方式批地的私院,均違反批地條件(見表)。
違規最多是聖德肋撒醫院,該院原應由2000年開始提供低收費病床,延至08年才開始逐步提供。審計署指該院有625張病床,應提供125張低收費病床,但直至今年9月仍欠27張。07至11年該院低收費病床使用率只有17%至24%,使用率十分低。
私院胡亂使用盈餘
報告又指多間醫院胡亂使用盈餘。聖德肋撒醫院向主辦機構支付「許可使用費」,作為使用醫院用地費用,09至10年共支付3.03億元,佔該院兩年盈餘約23%。審計署指此舉減少醫院盈餘,影響改善及擴建醫院。報告又指,聖德肋撒及播道醫院容許牟利醫療中心在院內營運。播道醫院更與一群私家醫生合資經營公司,在該院內開設一間專科醫療中心,該公司六年內獲發三次股息。報告又揭示浸會醫院重建D座後,沒按批地條件設有長者活動中心,及有康復設施的日間醫院,反而開設頭等及二等病床。寶血醫院擅自將地方分租予一間醫療中心。
由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私人持有的仁安醫院,82年以約6,000萬元投得一幅1.922公頃土地建醫院。但該院只用了54%用地建約400張病床,其餘46%用地以6.1億元補地價,發展成豪宅名家匯。名家匯有2座共27層,另有四幢呎價達1.8萬的獨立屋,開售至今已套現超過30億元。
審計署批評,衞生署至今未有就有關違規個案,向私院發出任何勸諭或警告信。該署建議政府從向仁安醫院賣用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更準確定下醫院所需的土地面積。
衞生署稱加緊規管
仁安醫院稱,當年私營市場需求不大,故將部份用地以逾兩億元賣予恒基兆業,賣地收入全部用於發展醫院。因未用盡現有醫院用地的地積比率,加上現時病床不足,故會再擴建醫院。聖德肋撒醫院表示不會就審計署報告作任何回應。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承認,院方重建D座後「未必跟足圖則規劃」,但長者服務分散在D座及醫院其他地方,該院會與衞生署商討修正方案。
衞生署稱,已加緊規管私院,包括由昨日開始除處理私院續牌申請外,會每年最少一次查核私院是否遵從地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正研究修改監管私院的條例。
六間私家醫院違反批地條件情況
【聖德肋撒醫院】
‧遲了8年才開始按規定提供低收費病床, 截至今年9月提供98張,仍欠27張
‧07年至11年低收費病床使用率只有17%至24%
‧低收費病床病人使用某些昂貴藥物費, 高於二等病床病人收費的50%
‧09年及10年醫院向土地承批人支付3.03億元許可使用費用,及向有共同董事的公司捐款共1.8億元
‧由土地承批人、該院及一群醫生持股的公司在醫院內提供醫療服務
【荃灣港安醫院】
‧低收費病床收費每日500至550元, 遠高於聖德肋撒醫院每日100元
‧09年及10年合共捐款2,280萬予一個與醫院有關的機構
【浸會醫院】
‧09年捐款500萬給一間與醫院有關連的公司
‧批地契約列明重建的大樓需有長者活動中心及設有康復設施的日間醫院,但變成112張頭等及二等房床
【仁安醫院】
‧82年以6,080萬元投得用地建醫院,但獲准以6.1億元補地價將46%用地發展成私人住宅名家匯,至今套現逾30億
【播道醫院】
‧准許播道醫院有股份的聯營公司,在醫院內開設專科醫療中心,該公司獲派三次股息
【寶血醫院】
‧土地承批人未獲豁免下,將醫院交予另一間慈善機構經營,該機構分租地方予一間醫療中心
資料來源:審計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