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部門推行減排措施不力<br>空氣質素25年來從未達標

多個部門推行減排措施不力
空氣質素25年來從未達標

【本報訊】中環空氣污染指數昨又超標,最高達141的甚高水平。審計署發現,原來本港的空氣質素25年來,從未完全達標,引發呼吸系統疾病的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都超出上限。空氣污染指數超過100,危害健康的日數,五年來增加了一倍多。環保團體指出,政府對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缺乏高層統籌,部門各自為政,導致柴油車及船隻排放廢氣問題日益嚴重。
記者:麥志榮 譚靜雯

審計報告指出,環保署自1987年訂立空氣質素指標之後,從未作出修訂,指標已遠低於世衞標準,但本港空氣質素至今仍未完全達標,七項主要空氣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可吸入懸浮粒子及臭氧都超標。去年路邊二氧化氮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全年平均濃度水平,較環保署現有的空氣質素指標上限分別超出53%及11%。本港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水平亦較悉尼、倫敦和紐約等外國城市高出三成半至兩倍不等。
報告又指出,環保署自2006至07年度起訂定服務表現目標,全年內任何一天的空氣污染指數不應超過100,但從未達標。空氣污染指數超過100的日數由2007年的74日,增至去年的175日。政府今年初已決定推行多項改善空氣質素措施,到2014年可修訂空氣質素指標至較嚴格水平,但新標準只根據世衞中期指標訂定,仍未足夠保障公眾健康。

政府未有落力改善空氣質素,市民出街要忍受烏煙瘴氣。 易仰民攝

換車計劃參與率低

審計署批評,多個政府部門對減低污染措施推行不力,環保署的資助柴油商業車換車計劃成效低,參與率不足三成,至今仍有五萬多輛舊柴油車在路面行走,排放大量污染物。另外,若可減少10%巴士班次,有助減少156噸二氧化氮排放,但運輸署在過去兩年,對繁忙地段的巴士班次只減少了1.1%。而國際海事組織最新規定遠洋輪船使用燃油含硫量上限為3.5%,但海事處遲遲未正式立法規管來港的船隻,本地船隻使用超低硫柴油的計劃多年無進展,對噴黑煙船隻也檢控不力。

倡由高官統籌政策

香港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周月翔斥,審計報告摑政府部門一個大巴掌,目前在減低污染的問題上,部門各自為政,路面及海上空氣質素轉差,運輸署及海事處都毋須問責,便不會落力推行車輛及船隻減排措施,而環保署又無權指令其他部門。她續稱要解決審計署所指的問題,政府必須由一名高層官員,如政務司司長,負責統籌,指令負責的部門加快推行必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