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br>強人政治不再 換屆常委爭崩頭

拆局
強人政治不再 換屆常委爭崩頭

名義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最高權力核心,毛澤東生前獨裁一人掌權,但作為終身主席,也要掛個「常委」的頭銜,表決時象徵性舉舉手。毛死後,鄧小平接手獨裁管治,他甚至做得比毛過份,以「顧問」甚至「普通黨員」身份遙控中共,政治局常委不過是其傀儡。
鄧小平死後中共強人政治不再,江澤民雖強勢,也要在常委會內透過「佔多數」的辦法掌控決策,故政治局常委的人數及組成,成為中共黨內各派系權鬥最矚目之處,也是黨內不同派系「打生打死」搶佔的陣地。有人在常委,才真正意味「朝中有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澤民退位時,又搞了一個「內部決議」,規定黨內重大事項都要向江「請示報告」,為江退位後保持權力、左右政壇埋下伏筆。此外,中共內部還有「政治局委員免死、常委免罪」的不成文規定,更令「入局」、「入常」成為每次換屆都「爭崩頭」的原因。

無規定人數 掀高層權鬥

理論上,政治局常委由25人(每屆略有不同)的政治局選出。政治局成員則由中央委員選出,中央委員則由黨大會代表選出。但事實上到中央委員這一級,已基本由最高層「協商內定」,政治局委員和常委更是黨內高層權力分配爭鬥而生,與普通黨員無關。
政治局常委人數無硬性規定,十三大趙紫陽時有五人,六四趙倒台後換成六人,十四大和十五大為七人,到十六大江澤民為擴張勢力增至九人,十七大維持九人格局。本屆十八大原傳要恢復七人常委制,但引發高層權鬥之激烈,外界難以想像。最終結果如何,還看今日揭曉。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