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勢如虹的麗新發展(488)日前發通告,宣佈舉債22億元,但沒有披露用途。貸款協議涉及籌組最高達22億元之定期貸款及循環信貸融資,簽署日起計最長為期3年,預期首次動用時間為本月底,並承諾林建岳及家族於貸款期內,維持單一最大股東及控制權。
這筆貸款佔麗展市值43億元超過一半,加上公司本身逾30億元負債,顯得偏高,不過以香港銀行界一貫謹慎作風,又怎會胡亂批出貸款?翻查公司長期資產,去年7月底共153億元,今年1月初升至162億元,以資產負債比率計便不算偏高;股東資金達132億元,以股本負債比率計亦唔算高,同內房動輒逾80%比,簡直鬆動。
實際價值嚴重低估
以上十分離奇之數據,基本上只反映公司股價長期低迷,令市值偏低所致。事實上麗新系股份一向都較資產值大幅折讓,如麗新國際(191)每股資產淨值5.58元,昨收1.08元,折讓達81%;麗展NAV每股0.82元,折讓73%,麗豐(1125)及豐德麗(571)折讓約75%至80%不等,從大股東近期連串增持,足證公司實際價值嚴重被低估。
據報道集團董事周福安表明擬加大投資物業比重,「每年加1幢至2幢」,料未來兩年中港額外增120萬平方呎樓面,租金收入至少3億元,單是中環建設銀行總部年租達1億元,麗新系佔一半。系內4股以麗國走勢最強,折讓亦最大,趁股價回落要分批入貨。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