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主管爆料 親中人士曾利誘辦愛國課程<br> 中大通識部力抗染紅

前主管爆料 親中人士曾利誘辦愛國課程
中大通識部力抗染紅

【本報訊】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香港藍皮書》,誣指中文大學通識課程受美國勢力操控。中大通識教育部前主管張燦輝透露,六年前已有親中人士向他「溫馨提示」,直指中大愛國教育不足,又暗示他可申請經費研發愛國課程,張當場婉拒。加上最近國民教育爭議及藍皮書醜聞,張指中央插手本港教育事務的「hidden agenda」(背後動機)昭然若揭,擔憂學術自由褪色。 記者:白琳

張燦輝掌管中大通識教育部14年,今年8月退休。張向本報透露,06年本港教育界一知名親中人士高調透過中大高層要求訪問通識教育部,「佢話想了解吓課程,透過副校長,要我招呼佢。」當天該名親中人士率領數名下屬來訪,聽過張介紹課程後,最初頻頻讚好,突然「聲調一變」,對張說:「其實國家對香港好優待、照顧,但係似乎教育課程唔係好適當回應國家要求。譬如愛國教育,做得唔夠。你中大通識教育,有冇考慮過呢啲事情?點解冇呢樣嘢?」

訪問後感到山雨欲來

張燦輝當時回答,中大通識多角度探討中國歷史、文化、政制,「理解同反省之後,先至談得上對中國尊重、愛護。」該親中人士聽罷保持微笑,接着暗示中大通識教育部可另闢財路,「如果你肯申請研究經費,好容易。」張隨即表示部門有足夠財政支持。張事後向副校長滙報此事,對方說張「做得好」,自此再沒接過類似「提示」。
該次訪問屬於非正式,張不認為該親中人士向他施壓、威脅或利誘,但感到山雨欲來,「佢好關心,想提示我。佢冇提『黨』字,但係大家明白愛國教育等於愛共產黨教育,中大梗係唔做!」

籲教育界捍學術尊嚴

張燦輝不欲猜測上述事件與藍皮書醜聞有否因果關係,不過「連埋最近嘅事一齊睇,肯定有hidden agenda」。
他指通識教育精神與國民教育互相衝突,前者教導大學生批判反省,培養世界視野,後者為黨服務、去歷史化,只有單元價值取向,「欠缺歷史背景去反省當前問題,推國民教育更容易。」
張強調,學術自由、新聞自由及法治是本港核心價值,後兩者已失守,中大至今仍享有「百分百」學術自由。他呼籲教育界齊心捍衞學術尊嚴,「任何政權都唔會輕易放過教育。問題係學者企唔企得硬、點樣面對打壓。」他並說:「暫時我相信未有高壓手段要求改變,如果當日來臨,就係我哋不幸,香港就冇㗎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