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男童染甲型鏈球菌死亡

七歲男童染甲型鏈球菌死亡

【本報訊】一名7歲男童感染甲型鏈球菌兩日後死亡。該男童上周五出現發燒等症狀,向私家醫生求診後沒好轉,而且腹部出現斑點,本周日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後數小時,出現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死亡。有兒科醫生表示,甲型鏈球菌專襲7至10歲兒童,入血後可急速致命。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該名7歲男童居於大埔區,過去健康良好。他於本月9日(上周五)起出現發燒及發冷症狀,翌日向私家醫生求醫,但男童持續出現嘔吐,並帶有血絲,腹部發現有斑點,周日到大埔那打素醫院求診。他入院後情況迅速惡化,同日死亡。

同類個案十年僅五宗

該中心又指,經化驗證實男童感染甲型鏈球菌,臨床診斷為甲型鏈球菌引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男童近期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中心繼續進行調查。大埔那打素醫院表示,該男童在周日下午約5時到急症室求診,院方立即安排男童入院治理;但數小時後男童出現中毒性休克並不治。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韓錦倫表示,甲型鏈球菌是三種兒童常感染的鏈球菌之一,專襲7至10歲兒童。該男童腹部呈現斑點顯示出疹,加上他有發燒及發冷,可能是猩紅熱病徵。
兒童感染甲型鏈球菌引致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的個案不多,威爾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過去10年只有5宗個案。若兒童沒及時治理,入血後可迅速致命。
韓錦倫表示,若兒童出現發燒、喉嚨痛及「口腔紅晒」,很大機會是甲型鏈球菌感染,應立即處方抗生素治療,可盡早殺死細菌。若兒童其後出疹及有發燒等症狀不退,應再次求醫,醫生需盡快處方抗生素;若治療再延遲便增加死亡機率。
今年5月衞生防護中心接獲一名5歲男童,感染猩紅熱後併發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化驗證實他感染甲型鏈球菌。去年7月一名10歲男童感染甲型鏈球菌後,出現發燒及嘔吐,翌日病情轉差及出現中毒性休克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