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不足<br> 電子教材冇審批成漏洞

監管不足
電子教材冇審批成漏洞

教育局規定,書商必須將印刷課本送審,通過審批才列入「適用書目表」,惟電子教材現毋須經任何審批,便可進入學校。

不滿政府雙重標準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批評,電子教材日漸普及,政府監管明顯落後,對學生欠保障。他表示,政府為平息家長不滿教科書價格高昂,鼓勵生產商開發電子教材,卻遲遲未建立教材審批機制,令生產商借此漏洞,在教材滲入商業元素。
書商教育圖書市務總監鄺國俅直言不滿政府存有雙重標準。他表示,政府嚴格規定印刷版教材不得有商業宣傳,「落汽水嘅相,都要掩住個牌子」,但補充練習、網上教材的規管卻十分寬鬆,對教科書商不公平。
對於網上教材缺乏監管,政府將責任推給家長。教育局發言人解釋,不監管是因為網上學習資源變化大,傳統的質素保證機制未必能有效監管,呼籲用家小心挑選。該局計劃2014年推出「電子書適用書目表」。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