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香港聯繫滙率 - 楊汝昌

論香港聯繫滙率 - 楊汝昌

讀畢論壇版吳大澂所撰的〈美國經濟墮崖 港元掛鈎陪葬〉一文,願稍作回應及延伸。
由於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的減稅計劃到期,美國政府、經濟、人民面對前所未有的兩難困境。延續減稅計劃,人民可以繼續休養生息,但政府不增加稅收,財赤問題將難以善罷。如不再延續減稅,政府或可多收稅款,但人民、公司將面對更重稅務負擔,經濟復蘇或遙遙無期。是為「財政懸崖」。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系,其起起伏伏左右全球經濟;香港的經濟是全面對外開放,受影響在所難免,加上港元因聯繫滙率掛鈎美元,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令熱錢流入香港,造成資產泡沫和惡性通脹。此為吳文之重點。
究竟香港應否解除聯滙,以解決通脹問題?當全球各國都在增加貨幣供應,不論浮動或固定滙率制度,熱錢都會流入如香港一般的自由金融體系。穩定的滙率或會增加香港的吸引力,但如修改掛鈎水平,或另掛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只要貨幣量大升,香港房地產及股票市場吸引力不變,熱錢依然會繼續流入。假如將港元另掛一個較「貴」的水平,例如一美元兌七點五港元,港元購買力相對美元上升,購買美國貨時變得便宜。如果港商需要向美國入貨,於香港出售時價格或會有所下調。可是經一次性購買力上升後,只要全球貨幣量不斷上升,香港的通脹問題依然存在。
不少評論員認為,香港的通脹問題的主因是內地物價上升,並加上港元兌美元貶值。為舒緩通脹,港元可轉掛人民幣,或完全轉用人民幣,消除因港元(及美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而來的物價上升壓力。這暫時不可行。因人民幣向外不流通,轉掛人民幣後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將一夜崩潰。為甚麼港幣兌人民幣不斷貶值,內地資金都要湧來香港?就是因為港幣於國際上完全流動,將資金轉為外幣、滙出滙入易如反掌。轉掛人民幣會一夜破壞外國人及內地人對香港金融體系的觀感,是為災難。
筆者認為,香港政府千萬別轉掛人民幣,調整兌美元的滙價可行但要小心。由於更改滙率將令資產價格大升或大跌,政府內部洩漏的消息將令部份人士可提早避險,因此政府動作必須要快和突然。可是依香港現時的行政手段,要做到快狠準而好,談何容易?
香港相對中國內地城市的優勢,就是港元,港元絕不可廢。綜觀全球各國,每一個貨幣體系之內,難有兩個金融中心。香港轉用人民幣的那日,將是香港金融業向上海投降的一天。此外,香港物價、人工相對內地較高,兌人民幣貶值其實有助香港貨物及服務出口。長遠而言,獨立的港元不但保持着香港於中國的超然地位,也有助對冲中國經濟起跌帶來的影響。
一動不如一靜。香港人暫且忍耐着聯繫滙率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要記得今天的防守,是為了成就他日的勝利。香港人不要太短視。

楊汝昌
經濟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