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科學家發明首種觸感極強的人工皮膚,不但懂得自我癒合,還可望終有一天應用在智能手機屏幕,意味即使手機屏幕碎裂後也會自我修補。
史丹福大學包哲南教授指出,過去十年,以透明聚合物製成的人工皮膚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但最有效的自我癒合物料卻存在很大缺點,有的要曝露於高溫,令它們難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可在室溫癒合,但需要改變機械或化學結構,所以只能癒合一次;而自我癒合物料導電性能差。
他和博士研究生王超(Wang Chao,譯音)利用氫將塑膠聚合物的自我癒合性,跟金屬的導電性結合為一,再混入一小片鎳,增強聚合物的結構韌性和導電性約75%。用手術刀將這種新人工皮膚割開,它可在30分鐘內幾乎癒合100%。
包哲南目標是製造一種有伸縮彈性的透明人工皮膚,不但可應用在人身上,還可用來覆手機或平板電腦屏幕,成為一種可自我修復的保護層。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