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藍皮書批外籍英語教師亂港

浸大藍皮書批外籍英語教師亂港

【本報訊】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主編的《香港藍皮書》多個章節遭外界非議,其中一節狠批外籍教師「衝擊」本港英語教學,部份更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對社會、政治的影響,需要加倍留意」。立法會議員批評藍皮書宣揚排斥外國的「極左思維」,不排除稍後邀請校方到立法會交代。

計劃成效有待研究

上述章節批評外籍英語教師缺乏為本港學生備戰公開試的經驗,只能教授會話,造成本港與外籍教師享不同待遇的「怪現象」;該書又建議取消英國文化協會輸入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制度。
有傳媒昨日報道此章節時引述英國文化協會稱,該會曾在計劃實施初期協助招募外籍英語教師,很久以前已經停止參與。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出,亞洲各國設聘請外籍英語教師計劃,本港聘任條件包括必須接受師訓,本港學生可藉此提升英語能力,也增加在校園接觸外籍人士的機會,擴闊視野。至於整個聘請計劃的成效,則有待專業研究,「唔可以就咁用口講」。
他又指,港人對外籍人士落地生根一早習以為常,「正如好多香港人去外國工作移民,好正常,但係本書睇到好嚴重,疑神疑鬼。」據他所知,本港外籍教師沒有特定政治背景,「即使個別教師有政治取向都冇問題,香港嘅核心價值就係自由。」他將去信浸大要求檢討整本藍皮書的研究水平。
有傳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曾致電中大通識教育部致歉,但浸大發言人向本報表示,陳上周僅致電該部門表示成立調查小組,沒有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