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回流做農夫 水耕「三無」靚菜<br>標榜即摘即食 註冊商標

精英回流做農夫 水耕「三無」靚菜
標榜即摘即食 註冊商標

【本報訊】年輕有為的加拿大香港移民第二代James,放棄年薪千萬的公司醫生工作,特地回港種菜,用水耕方式,標榜無農藥、無化肥、無重金屬,可以即摘即食;短短半年,已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並正覓地將農場擴大10倍,期望售價下降,大型超市都有得賣,「唔係有錢人先可以食靚菜!」 記者:廖婉薇

現年35歲的James邱志雄,父母是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他在加拿大出生、長大,19歲已大學畢業,後來自己成立商業顧問公司,專治大企業生意上的「奇難雜症」,年薪近千萬元。
06年起,他開始接觸農地,原因是一些日韓地產商收購了農地,要求James「醫好塊爛地」,萬一政府不批准建樓,還可用作農耕。
08年James心知自己喜歡農業,又參觀了一個非常骯髒的有機農場,惡心得連菜都不想吃,「原來有機唔代表安全!」自此,他全情投入學種菜,深入美加、瑞士、澳紐、日韓及內地等26個地方,參觀逾190個具規模的農場,甚至入股澳洲及內地有機農場,「唔係人哋點會教你?」

James為追求健康有機菜,放棄近千萬年薪,回港建立水耕農場種菜。 何家達攝

水耕白菜從播種到收割需時40天,生長期較土耕短約10天。

佔地5,300平方米的溫棚設置風扇,保持空氣流通。

農產量是土耕10倍

不過,真正令James鍾情的,是在英國接觸到的水耕法,不沾泥土,主要靠水種植,真正可以做到無毒、無病菌、有營養,而且每畝農產,是傳統土耕的10倍,生長期可縮短至30至40天。
商機──他隨即想到。香港92%蔬菜來自內地,但內地菜質素無保證,他見過所謂有機「都唔係有機」,而是用了化肥和殺蟲藥;外國運來的「飛機有機菜」價錢貴,碳足迹多,不環保;自設水耕農場種菜便宜過飛機運輸,市民又可到農場參觀,「真正知道自己食緊乜!」
今年5月,James與拍檔在元朗開的水耕農場開張,佔地5,300平方米,投資880萬元;農場設置了溫棚,棚頂密封透光,阻擋酸雨,棚四邊圍了防蟲網,並開風扇保持空氣流通;棚內共擺放64張水耕枱,每天有2張枱、即350公斤的菜出街;由播種、栽培、出貨至清潔,全由六人包辦。
他現已成功種出白菜、菜心、芥蘭、西蘭花、紅葉生菜、沙律菜等,收成穩定;即使颳十號風球,溫棚和蔬菜都絲毫無損,可以依時交貨。「啲人唔肯投身農業,係因為風險太高,計唔掂條數。」James憑公司醫生的技能來種菜,統統「有數得計」。現時不少五星級酒店及部份超市都有向他要貨。

離地種植枱設水循環系統,提高水的帶氧量,令蔬菜更健康。

培植菜苗的杯底,放了含豐富礦物質的火山石,面層鋪滿碎石,以穩定菜苗位置。

可降至接近批發價

最近他註冊了自創品牌Babyleaf有機水耕菜的商標,短期內會推出預先包裝好的本地菜及沙律菜,50克裝零售估計為10至15元。他正在覓地建一個約五萬平方米的農場,將水耕菜推廣至全港高檔超市;售價也有望由現時的有機菜水平,下降至本地批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