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運多由天定。熊式一晚年更為感激教育部:「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嚴擬的蠢規定,我的資格決不可以受聘為國內任何國立大學的正教授!我卻以為德,反不以為仇,我這一生實在要感激這種豈有此理的部令!何以呢?因為在一九三一年,我在國內南北各大專院校擔任了九年教師之後,假如是得著了一個稍微合意的職位,那我就決不會冒險跑到英國去,留在國內,等到文化大革命時,誰能免受辱於紅衛兵?不讓他們弄死,一定會自殺的!」
一九三一年時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陳源上門拜訪,原打算禮聘熊式一就任正教授教英美近代戲劇。一切議定,臨出門前得知他未曾出國留學,只能搖頭抱歉,限於明文規定,無能為力。由此激發熊式一馬上決定不惜一切出洋留學。
留英期間,熊式一「把一齣中國舊式京劇,改成合乎現代舞台表演」,劇名《王寶川》。一九三四年夏,這齣戲由倫敦麥勳(Methuen)書局出版,同年冬上演,「自一九三四年十一月開幕──一直演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前後演了九百多場,還搬了兩三次戲院。」
有趣的是,熊式一對於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否為洋人接受,並無把握。由於胡適曾托熊夫人去信勸阻他「從此以後千萬不可以」把文章「給英國人看」,讓他心灰意冷,「真想從此停筆,再不可冒冒失失的寫英文出醜」。蕭伯納戲謔其「中國的英文」深具特色,更讓他捉摸不定。出乎意料的是,《王寶川》演出大受歡迎,異域枝頭,從此命運改寫。
一九五六年三月九日,熊式一受香港藝術節邀請,假利舞台戲院演出《王寶川》,由吳楚帆飾薛平貴,梅綺飾王寶川,鄭孟霞飾代戰公主。熊式一親自來港導演。
《王寶川》中文版劇本隨即由戲劇研究所出版,香港百新書局代售,當年定價HK$1.50。此本偶然流落舊書肆,扉頁熊式一毛筆簽名鈐印:「贈給我所見的最好最可愛的王寶川 梅綺女史 熊式一 一九五六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