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貸急減速<br>上月少預期千億13個月新低

內地新貸急減速
上月少預期千億13個月新低

【本報訊】10月黃金周長假加上銀行借出款項意欲不強,令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長放緩。人行公佈10月份新增貸款報505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9月6232億元為低,亦低於市場預期的6000億元,同時創13個月以來新低。經濟師表示,經濟仍處於緩慢復蘇中,明年新增貸款亦不會大升。

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長放緩,但10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29萬億元,較9月1.65萬億元為少,按年比較則多5052億元。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分析師申嵐稱,雖然10月社會融資規模整體低於9月,但跟第三季度單月的均值比較還是差不多的,同比增速也是比較快的。申嵐估計,投資項目類貸款需求緩慢復蘇,全年的信貸規模也會達到8萬億元以上。

實際融資增長仍穩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師朱海濱表示,今年10月份內地銀行新增貸款繼續放緩屬季節性原因,新增貸款減少不代表實體放緩,應該留意其他新的社會融資手段的增加。他預計今年全年內地新增貸款總額為8.5萬億元。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新增貸款比預期低一些,貸款分流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資料也越來越失真,還是要合在一起看比較好,像債券、票據,還有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等。如果具體看,除了新增貸款,其他都是多增的,尤其是信託貸款,基本都是多增出來的,加在一起融資增長還是平穩的。此外,十八大關注的都是結構性調整的政策,年底前宏觀政策上不太可能有大的變化。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10月社會融資規模雖較9月有所下降,但考慮第四季度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相對減少這一季節性因素後,總體融資仍然向好,這進一步印證實體經濟在企穩,初步看,經濟企穩恢復過程可能會延續兩個季度,這使得中國宏觀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維持穩定。

經濟復蘇力度仍細

李迅雷指,中國經濟去庫存化並不徹底,經濟結構還有待調整,部份行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使本輪經濟恢復力度並不會太大,明年中國新一屆政府上台,投資增速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對經濟的貢獻也會可能不及往屆政府,因中國經濟體量已大,現有投資規模也不小。從社會融資規模結構看,人幣貸款佔比維持不到四成的低位,企業債券淨融資佔比繼續增長,反映出金融市場發展在繼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