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年初開始,港交所(388)會加強收緊對股價敏感消息的披露,例如管理層間唔中去投資者會議,update吓業務情況、講同店銷售數據;在新例下,呢啲數仲講唔講得?有可能要將成份speech upload上港交所先拆得掂。有上市公司CFO話,將來可以透露的數據肯定會越來越少,唔通佢得閒為每一個投資者con call的內容出通告咩?但如果為咗保障投資者可公平獲取資訊,麻煩啲,都值得嘅。可能近年半新股太多,唔少家族企業一夜間變成上市公司,對條例唔熟,出事情況亦激增。曾經有老闆就擅自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周轉,無作出披露,到auditor期末check數前幾日,先滙返筆錢入去;亦有知名零售企業,老闆一直謀算在上市公司搞自己嘅私人投資,最後在其他董事會成員力勸下,先肯另起爐灶。家族企業老闆,成日覺得上市公司仲係屬於自己,導致企業管治水平低落。而一個好嘅CFO,有時就係要扮吓「醜人」,提醒老闆,如果唔跟足compliance會有幾大鑊,太好人,是做不好你份工的。有好多基金,肯買家族式的上市企業,唔係信個老闆,係信個CFO。這解釋了為何CFO一走,公司股價總是一去無回頭。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