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經濟縮0.9%末季續捱打<br>日本掀衰退恐慌

上季經濟縮0.9%末季續捱打
日本掀衰退恐慌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自去年經歷311地震及海嘯後,經濟在今年首半年強勁復蘇。不過,隨着第三季環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系亦無可倖免地受到拖累。該國上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收縮0.9%,以年率計按季收縮3.5%,經濟師亦預期經濟第四季會繼續收縮,顯示日本將再次進入技術性衰退。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形容GDP數據為「嚴峻」,而經濟財政大臣前原誠司更指,該國經濟可能已經進入「衰退階段」(Recessionary Phase)。日本東北311大地震後,政府及企業均積極投資重建項目,今年首季的消費、企業及政府開支均帶動GDP按季增長1.3%。

出口大幅下跌拖累

然而,踏入第三季後,不少日本製造業巨企看淡經濟前景,均先後發出盈警,更削減生產線,令上季經濟按季收縮0.9%。儘管政府開支及私人投資都見輕微增長,但亦無助抵銷出口大幅收縮5%對GDP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大部份經濟數據亦顯示,該國經濟情況將會持續轉壞。經濟師估計,該國即將經歷15年內第5次的技術性衰退,亦即經濟連續兩個季度按季收縮。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上周訪問了40位經濟師,他們預期今季GDP將會再收縮0.1%。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師正道安達坦言:「問題已是這次衰退將會多長及多深,以及政府官員如何應對。」日本央行罕有地在過去兩個月,連續兩次擴大其量化寬鬆規模,希望以加大力度購入資產的方法來提振經濟,更指內需疲弱的主因乃受到出口及工業生產放緩影響。事實上,日圓兌美元今年已升值逾3%,打擊出口企業。

預期央行繼續放水

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周一曾表示,央行應毫無疑問地令寬鬆措施得以最大發揮,令人預期央行將會繼續放水。不過,專家認為刺激內需將無法令日本走出衰退困局,因為以出口為主的日本更加依賴環球經濟增長。正道安達續稱:「環球需求上升才能帶動日本經濟回復增長,特別是中國、美國及歐洲等地。」此外,中日就釣魚台領土主權爭議亦拖累該國經濟。日本大型生產商包括日產以至資生堂,都因中國人罷賣日貨而令銷售錄得大跌幅。日本七大汽車生產商亦將至明年3月的對華銷售預測調低20%。受GDP數據拖累,昨日日經平均指數跌0.9%,收報8676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