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一帶山頭風化情況頗為嚴重,部份路段或山澗滿佈容易鬆脫的碎石,戶外活動專家提醒,攀爬遠足時要提高警覺,以免造成意外。馬鞍山高702米,是新界東部最高山峯,是全港第四高山,副峯為牛押山,山峯呈弧形遠看似馬鞍,因而得名。馬鞍山一帶岩層主要由花崗岩、沉積岩及火山岩構成。三種岩石在同一地帶出現,地質結構複雜,經過億萬年風化及地殼變動作用,岩石容易變成碎石,一經觸碰即告碎裂或鬆脫,構成危險。上世紀50年代,馬鞍山曾經發現鐵礦並有礦場,鐵礦屬於典型「矽卡岩型期後熱液鐵礦床」,多年開採之下,令地質結構再受破壞。攀山專家鍾建民指,本港多處遠足熱門地點中,以馬鞍山一帶最多碎石,當中不少山徑或石澗,四周滿佈大小不一碎石,提醒行山客攀爬探遊石澗時,應盡量避免觸碰,或拉扯身旁石塊借力,以免意外拉脫石塊造成事故。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