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不是問題,往哪裏變才是問題 - 顧鴻飛

變不是問題,往哪裏變才是問題 - 顧鴻飛

梁愛詩最近「狀態大勇」,最新的論調是「五十年不變非所有情況不變」,表面看來這句話沒錯,天底下哪有一成不變的社會?但如果「變」是恒常狀態,為何鄧小平又要提出「五十年不變」的命題?莫非鄧小平說了一句廢話?「五十年不變」據說不是權宜之計,是一種長期國策,這個國策的真正內涵是,香港要與內地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基本法》第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一條規定的要害只在兩個字,便是「原有」。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在港英時代已經很穩定地實施一百多年,所謂「原有」,當然指的就是港英留下來的那個制度,否則「原有」應該從甚麼時候算起?所謂「五十年不變」,當然是指香港基本的社會制度不變,是指堅持兩制的區別,不是要香港的資本主義在五十年內慢慢向大陸的社會主義靠攏,而是要堅持香港社會制度的資本主義性質,這又具體體現在香港人近年一再強調的核心價值,因此問題的要害不是變與不變,而是往哪裏變。前提是資本主義基本制度不變,而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讓這個制度更完善、更合理的變,不但是《基本法》允許的,也是香港人樂見的。《基本法》規定的雙普選,就是香港原來的制度中沒有的,現在我們朝這個方向去變,那不是很合理又很積極的變嗎?而這個變,不但不會有損香港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而且有助這個制度更穩固和完善。梁愛詩講那麼多,說穿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香港的制度向大陸制度轉化,把一些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東西,偷樑換柱塞到香港來,「溝淡」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性質,然後慢慢把香港變成大陸。著名哲學家李澤厚有一句話,說的是中國,但非常適合當今的香港,他說:「我認為,重要的不是中國應該往哪個方向走,重要的是中國不應該往哪裏走。」香港要變,重要的不是應該往哪裏走,重要的是不應該往哪裏走。香港最不應該的,就是往大陸那個方向走,我們需要的變,只要不會變得更像大陸,都是應該歡迎的,相反的,只要有一點點變是向大陸看齊,我們就要群起而攻之。胡錦濤在十八大政治報告中說:香港人「亦會與各族人民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與榮耀」,作為一個香港人,筆者真的希望有一天會感受到這種尊嚴與榮耀,但在這之前,可不可以答應我們嚴守《基本法》的分際?可不可以答應我們不要以大陸的社會主義來取代香港的資本主義?可不可以不拿走我們「原有」的自由、法治與人權?可不可以不要對我們的下一代洗腦、干涉操控我們的民主選舉、威逼利誘我們的自由傳媒?不要把香港變成大陸,這是我們的最低要求,在這個最低要求之下,甚麼都不變也是可以接受的,往更民主的方向變,那就更理想。只要不變成大陸,其他的都好商量,只要不變成大陸,我們遲早都會有作為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梁愛詩一定以為她包藏禍心的說法很聰明,可惜香港人還沒有那麼蠢,我們至少還明白如何叫做變,應該如何變。顧鴻飛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