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論壇:別低估台灣市場潛力 - 曾德明

惠理論壇:別低估台灣市場潛力 - 曾德明

談及大中華市場,市場的焦點都會集中在中國或香港市場,特別是近日內地經濟數據有所改善,市場預期內地經濟將見底回升,加上人民幣升勢再現,令資金瞄準內地市場。香港作為投資內地的橋頭堡,也吸引大量熱錢流入,港滙也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都要出手買入美元以維持滙率穩定。

經濟有改善迹象

相比之下,同屬大中華區的台灣則較少投資者留意。台灣加權指數年初至今年11月8日只錄得不足2.4%的升幅(以港元計),相對港股17%的升幅可說有很大的落差,也只比內地股市好一點。經濟增長方面,台灣第三季只錄得1.02%的經濟增長,較市場預期的1.5%低,而相對中國內地第三季錄得的7.7%經濟增長,差距更為明顯。然而,台灣經濟開始有改善迹象,尤其是其中一項主要產業──出口。台灣9月份的出口定單數據按年增長1.9%,擺脫連續6個月負增長的表現,當中出口到美國的定單金額為92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最高;到內地及香港的定單金額為102億美元,按年增長4.8%。台灣市場發展多年,部份板塊如高科技、消費類板塊中,都發展出不少知名品牌,在歐美及內地擁有相當知名度,尤其是近年智能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大行其道,於內地需求更有爆炸性增長,利好生產智能產品相關配件的台灣企業。雖然歐美經濟疲弱對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出口不無影響,但若看現時台灣股市的估值,已反映外圍經濟疲弱的情況,舉例說,2011年底至今年初,我們曾接觸部份主要業務在歐洲的台灣科技公司管理層,他們均指歐債危機發生以來,行內很多公司都變得保守,例如在存貨量上都有所調整,可見管理層一般都能迅速應對有關危機。另一方面,台灣近年也有一些新崛起而未為大眾所熟悉的高科技公司,其市場份額正在增長中,加上其管理層在應對外圍環境上也很靈活,當中部份頗有投資潛力,在台灣市場容易被忽略的前提下,這些台灣企業的盈利增長可能被低估。此外,台灣公司在派息方面相對「慷慨」及「穩定」,台股的股息率一般有3.5厘,部份公司的股息率更有6至8厘,整體派息傾向穩定。故此,儘管台灣公司的增長可能受外圍環境影響而減弱,但仍可望有不錯的股息回報。自2008年兩岸開放政策實施以來,台灣一直受惠於內地遊客數目增長。台灣兩岸事務部數據顯示,由2008年7月開放內地遊客到台灣觀光開始,截至今年8月底,內地旅客入境台灣人數已超過428萬人次,為台灣帶來約2167億元新台幣(約500多億港元)的收入;去年6月底開放的到台灣個人遊,至今年8月底為止個人到台灣的遊客也錄得12.5萬人次。根據香港自由行的經驗,內地旅客來港對香港整體的消費市道都有幫助,部份消費相關企業可望受惠。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框架有望擴大外,台灣正積極與新加坡、新西蘭等國洽簽經貿協議。金融範疇上,今年9月兩岸已就人民幣清算簽署備忘錄(MOU),另未來當兩岸貨幣互換機制(SWAP)實施後,民眾在台灣就可存納人民幣,對人民幣國際化及台灣金融業的推進都有積極作用。

現時估值夠便宜

台灣投資前景不俗,而且現時估值相當便宜,並相信已反映環球市場不景氣對台灣市場的影響,可考慮以價值投資策略發掘長線投資機會。然而,外間對台灣市場仍較少有深入研究,坊間以台灣作為投資主題的產品也不多,特別是以價值投資作為投資策略的產品更是少之又少。投資者欲投資台灣市場前,應先了解當地的經濟狀況及投資前景,或諮詢專業理財顧問,以作出適當部署。曾德明惠理基金投資服務及銷售部總監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