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發燒」的經驗,病毒或細菌感染是常見病因。有說較高的體溫有助身體控制感染,是一種天生的抗病機能,但此說未獲完全肯定。我們的腦幹有一個「恒溫器」,負責維持正常體溫;體內有感染或其他炎症,腦幹「恒溫器」便會把體溫調高,形成發燒的狀態。
30歲酒樓樓面阿強發燒四個星期,咳嗽兩個星期,痰裏有血,日益消瘦。肺X光右上肺發現有影,痰有肺結核菌。阿強服用抗肺結核藥九個月,藥到病除。
14歲學生小敏發燒三天,喉痛聲沙。小敏服用抗生素,越食越高燒,並且全身出紅疹。醫生認為這是抗生素敏感;小敏停服抗生素後,不藥而癒。
40歲客機機師彼得從非洲回來三個星期,一直發燒,忽冷忽熱,沾寒沾冷;以為是感冒,服用抗生素無效。彼得早上突然昏迷,太太急叫救護車送醫院。血液檢查確診瘧疾,彼得的病情非常危殆。
28歲秘書阿玲發燒六個星期,原因不明。最近兩邊面頰發紅,手指較痠痛,還有腳腫現象。小便驗出有大量蛋白,驗血確診紅斑狼瘡綜合症,腎臟亦受影響。醫生用大劑量類固醇,成功控制病情。
50歲教師阿文發燒五個星期,兼且有夜汗。他沒有明顯感染的迹象,試服不同的抗生素,仍未能退燒。正電子電腦掃描結果顯示全身淋巴結脹大,脾臟亦發大,強烈的訊號顯示細胞活動非常活躍。活組織檢查確診高毒性淋巴癌,骨髓亦受到影響。阿文接受標靶抗體加化療,病情很快受控,相信仍有治癒的機會。
50歲王先生無緣無故發燒四個星期,遍查原因不果。超音波及電腦掃描皆顯示左腎有腫瘤,手術切除確診腎癌後,再沒有發燒。
不要輕看發燒,要及早見醫生,接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養和醫院副院長 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