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洲電視強迫員工參與直播集會,偽造民意阻止政府增發免費電視牌照,令全台上下天怒人怨。本報昨再獲得一封由亞洲會致特首的信件草稿,當中以台灣壹電視及數碼電台作例子,指發牌會引發政治化、台灣化等亂象,對業界造成打擊;更以亞視、無綫收視已呈「四六開」等三大原因,擺明車馬叫政府否決新牌照申請。學者及立法會議員直斥亞視說法「得啖笑」,強調不引入競爭,市民「無得揀」反而受害。 記者:嚴敏慧
由亞視附屬組織「亞洲會」舉辦的「關注香港未來」集會,今日下午4時在政府總部外舉行。亞視刻意把活動包裝為娛樂節目,除安排星光家族成員合唱,更安排準亞姐行「CATWALK」排成「人肉字牌」,在背上貼上「關注香港未來,反對濫發牌照」標語。節目又安排員工在台下高喊抗議口號,例如「反對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支持亞洲電視」及「ATV TVB收視人口四六開」。
亞洲會又計劃向特首致函游說停止增發電視牌照。據本報獲得的信件草稿,當中列出了三大「事實」。
指「一台獨大」已不存在
當中包括引述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指,去年亞視與無綫的收視人數呈「四六開」格局,認為「一台獨大」已不存在;收費電視經營免費電視有先天優勢,會造成不公平競爭;以及增發牌照會造成過度競爭,損害行業及導致政治化、台灣化的亂象。
亞洲會又以壹傳媒在台灣辦壹電視「引發港媒亂台,經營失敗造成政治及社會問題」,數碼電台停播「對員工的傷害及政治風波」,佳視倒閉「對業界打擊」作為「實例」。信末更擺明車馬呼籲特首及行政會議,為香港的未來,應立即否決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申請,徹底解決上屆政府遺留問題,為未來新媒體綜合發展制訂政策。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亞視所謂的三大原因只能說是抽象理論,其中兩台收視「四六開」根本並非事實,「如果亞視堅信係真,更顯示佢哋管理層好有問題」。他指,亞視有關調查不論無綫或廣告商,一直都未有承認,「並唔係自己(亞視)話係就係」;他強調,林伯(前亞視擁有人林百欣)年代(即90年代)最興旺時,收視率僅為「三七」,現時則為「一九」,無綫壟斷局面仍然維持。
至於增發牌照會造成過度競爭,杜耀明表示,現時兩個免費台根本沒有競爭,政府發牌目的亦為改變局面,「亞視家形同虛設,人手、財政、策略、遠景乜都冇」。他估計,亞視死心不息向政府施壓,可能是收到一些不太正面的消息,「如果真係有新台出,佢哋會凍過水」,現時只能在生死存亡中,背水一戰。
被轟「不是理由的理由」
立法會資訊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則批評,信件中全為「不是理由的理由」。他指,亞視經常被批評佔用公共頻道,節目質素差,政論節目更經常被投訴,認為亞視應思想如何「自保」。他認為,發牌引入更多新競爭,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節目是唯一出路,政府更可以考慮收回其牌照並重發,「佢(亞視)自身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