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能源政策相繼出台,當中以光伏和風電項目較值得關注。現時內地全國用電量達每千瓦時4.7萬億,如果風電發電量佔總用電量10%,對應的風電裝機便需達2.5億千瓦,潛力龐大,惟市場仍關注上網電價的補貼、稅收政策,及因併網困難引致的「風電棄風」三大問題。
現時內地是從終端用戶使用電量中徵收附加費,用於補貼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上網電價。此方式德國亦正採用,但在受補貼企業和資金量增加時,效率會相應降低,令資金發放緩慢。稅收政策方面,內地現時對風電實施增值稅減半徵收政策,令地方政府通過建設風電場獲得稅收收入,惟自09年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後,許多地區為增加稅收,盲目引進風電設備製造產業,強制要求採購本地生產的風電設備,造成重覆建設。部份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面對併網困難,為滿足供熱需求,需優先保障熱電聯產機組運行,佔用了夜間的主要電力負荷空間,亦使風電被逼大量棄風,部份的棄風電量更超過五成。故有建議將企業所需補貼資金,於建設期將增值稅抵扣的部份,由中央部份的增值稅承擔,同時加強輸電網建設,實行市場化電價政策。
華能新能源上望1.35元
華能新能源(958)早前與明陽風電成立合資企業,開發建設及營運風電和太陽能項目,可受惠於下半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配額機制,不妨於1.22元以下吸納,上望1.35元,跌穿1.12元離場。大唐新能源(1798)近年積極參與煤層氣發電,分別在內蒙古、山西、河南、貴州等地開展煤層氣發電的前期工作,當中山西的5兆瓦煤層氣發電項目預計年內建成,其業績範圍及概念,為同業中最廣泛全面,前景看俏。可於0.92元吸納,上望1.03元,跌穿0.84元止蝕。
黃敏碩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