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在銀行櫃位與職員爭持好一陣。如此擾攘,因為不肯收那張千元大鈔。她說要「紅色」,但千元只是「橙黃色」。她又認為那張銀紙是「假」的,不要,堅持換過。職員換另一張,她還是拒絕。作為一名年事已高的婆婆,她有要求各人會順着,服務至上誰同她爭?但換來換去不滿意,就很奇怪了。
最後才搞清楚,原來她只肯收「獅子頭」──「認獅不認錢」,老人家有原則也夠固執。
銀行方面明白後,換一張獅子頭,她才笑了。
阿婆看來並非富裕,打簿提款斤斤計較不放心,可見錢對她來說很重要,平日死慳死抵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是香港貧戶中一員,理應提些面額小的零花才方便,何以是「一張」千元大鈔?
我想,這可能是一封利是吧?近日有則刻薄之潮聞:港女結婚,明令親友做500元人情的就別來參加婚宴自助餐了。阿婆莫非也怕親戚勢利瞧不起?另一想法,自己窮,捨不得花,也check得清楚不會假才送出去,是極大的支出呀,她一定很疼錫那收利是的晚輩了?人諷「婆仔數」,誰了解當中心事?